周次山和立春诗答之
宋 · 孙应时
不用文章作序棋,由来人事亦天时。
且须竹叶千钟渌,莫问菱花两鬓丝。
社燕秋鸿无旧影,晓猿夜鹤有馀悲。
春来只被奚奴笑,春日吴中更几诗。
且须竹叶千钟渌,莫问菱花两鬓丝。
社燕秋鸿无旧影,晓猿夜鹤有馀悲。
春来只被奚奴笑,春日吴中更几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文章:文学作品。人事:人世间的事情。
天时:天命或时机。
千钟:极言酒量大。
渌:清澈。
莫问:不必问。
菱花:指镜子,这里借指容貌。
社燕:燕子的一种,春季筑巢于村落。
秋鸿:秋季南飞的大雁。
旧影:过去的身影。
晓猿夜鹤:早晨的猿猴叫声和夜晚的鹤鸣。
馀悲:残留的悲伤。
奚奴:奴仆或侍从。
吴中:古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
更几诗:增添了几首诗。
翻译
无需借助文章作引子,世间人事皆受天命影响。暂且畅饮千杯碧绿的竹叶青酒,不必在意自己两鬓斑白的容颜。
秋去春回,燕鸿不再如旧,只有清晨的猿啼和夜晚的鹤鸣充满哀伤。
春天来临,我只被奴仆奚落,而在这吴中之地,春天又唤起了多少诗篇。
鉴赏
此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和人生易逝的感慨。
“不用文章作序棋”一句,巧妙地将文章创作比喻为下棋,每一步都需谨慎,以此来强调文字的力量和责任。紧接着,“由来人事亦天时”则是对世事变化的一种哲学思考,认为一切皆由天命所定,暗含了一种宿命论的思想。
“且须竹叶千钟渌,莫问菱花两鬓丝”中,竹叶和菱角都象征着岁月流逝与时光易逝,而“渌”、“丝”则是对细微之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敏感和细腻。
接下来的“社燕秋鸿无旧影,晓猿夜鹤有馀悲”则通过对燕子和猿鹤的描写,抒发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哀伤。
最后,“春来只被奚奴笑,春日吴中更几诗”一句,以轻松的笔触结束全诗。奚奴常指代人作乐者,这里以“奚奴笑”作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反应,而“春日吴中更几诗”则显示了诗人对于创作不懈怠的态度,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情趣。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光和创作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