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李三
高位良有依,幽姿亦相托。
鲍叔知我贫,烹葵不为薄。
半面契始终,千金比然诺。
人生系时命,安得无苦乐。
但感游子颜,又值馀英落。
苍苍秦树云,去去缑山鹤。
日暮分手归,杨花满城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阶蓂:阶旁生长的蓂草,象征时光或地位。瑶砌:用美玉砌成的台阶,形容华贵。
丛兰:聚集生长的兰花,代表高洁。
芳藿:芳香的藿草,比喻平凡中的美好。
高位:高的地位,指显赫的职位。
良有依:确实有依靠,意味着有所凭借。
幽姿:幽静的姿态,形容人或物的清雅。
相托:相互依托,指精神上的互相支持。
鲍叔:古代以鲍叔牙喻指知己朋友。
知我贫:了解我的贫穷状况。
烹葵:烹煮葵菜,比喻简朴的生活。
不为薄:不认为这(交往)寒酸。
半面:半面之交,初次见面即成知己。
契始终:结下不解之缘,从开始到结束。
千金:极言价值高,指重承诺。
比然诺:相比承诺,重视承诺如同千金。
人生:人的生命旅程。
系时命:受时运所控制。
安得:怎能。
无苦乐:没有苦和乐,指人生必经的起伏。
感:触动,感慨。
游子颜:游子的表情,此处指思乡或漂泊的心情。
值:正值,遇到。
馀英落:花儿凋谢,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苍苍:深青色,形容云的浓重。
秦树云:秦地的树木与云雾,象征离别或遥远。
去去:渐渐远去。
缑山鹤:缑山上的鹤,传说中的仙鹤,象征超脱或离别。
日暮:傍晚,一天将尽之时。
分手归:告别后各自回家。
杨花:柳絮,春天飘飞的柳絮,寓意离别或漂泊。
满城郭:遍布全城,形容杨花之多,也暗示离愁之广。
翻译
阶梯旁的蓂草依附着美玉砌成的台阶,丛生的兰花间偶有芳香的藿草生长。高贵的地位确实有所依靠,而幽雅的姿态也有所寄托。
鲍叔理解我的贫穷,即便只是烹煮葵菜也不觉得寒酸。
半面之交就决定了永恒的友情,千金难买的是一句承诺。
人的一生受时运所系,怎能没有苦与乐。
只因触动了游子的心绪,又恰逢花儿凋零的时节。
苍茫的秦地树木笼罩在云雾中,离去的白鹤飞向缑山之巅。
黄昏时分我们挥手告别,杨花飘满了整个城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别李三》。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临别时的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阶蓂附瑶砌,丛兰偶芳藿”两句描写了一个美丽的庭院景象,其中“蓂”指的是一种开花的草本植物,“瑶砌”形容石头堆砌成的小山或小丘,有如玉石一般,“丛兰”则是指兰草丛生,芳香四溢。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静谧而美丽的氛围。
“高位良有依,幽姿亦相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情感的珍视和对彼此间支持的渴望。在这里,“高位”指的是地位或身份,而“幽姿”则是形容那些不为世人所知的美好。
接下来的“鲍叔知我贫,烹葵不为薄”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贵和对物质生活的超然。这里的“鲍叔”可能是指某位朋友,“知我贫”表明他了解诗人的贫穷,而“烹葵”则是一种简单的食物,表示即便是简单的饮食,也能感受到友情的深厚。
“半面契始终,千金比然诺”进一步强调了对朋友之间承诺和信任的重视。这里的“半面”可能指的是短暂的相处时光,“契始终”则是承诺从开始到结束都要坚守,而“千金比然诺”则形容即便是用千两黄金来衡量,也无法与这种信誓所重。
诗中间的“人生系时命,安得无苦乐”一句,是对人生命运的一种感慨。它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苦乐参半的宿命。
接着,“但感游子颜, 又值馀英落”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情景。“游子”指的是远行的人,而“馀英落”则是形容秋天落叶的景象。这里诗人感叹朋友离去,同时也感受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无常。
最后,“苍苍秦树云,去去缑山鹤。日暮分手归,杨花满城郭”四句,则以壮观的自然景象来烘托离别的情绪。“秦树”指的是长安(今陕西西安)附近的树木,“缑山鹤”则形容远去的鹤声,而“日暮分手归”则是描写朋友在黄昏时分手告别的场景,最后“杨花满城郭”则是用杨花飘落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摹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