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其七)
宋 · 苏辙
杜门人笑我,不知有天游。
光明遍十方,咫尺陋九州。
此观一日成,衮衮通法流。
竿木常自随,何必返故丘。
老聃白发年,青牛去西周。
不遇关尹喜,履迹谁能求。
光明遍十方,咫尺陋九州。
此观一日成,衮衮通法流。
竿木常自随,何必返故丘。
老聃白发年,青牛去西周。
不遇关尹喜,履迹谁能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和诗,以陶渊明的风格模拟,主题是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描述了自己闭门自守,外界嘲笑他不知世事,但他坚信内心光明普照,超越世俗的局限。他认为修炼之道一日可成,真理之流畅通无阻,随身简朴的生活方式即可,无需回归传统的故乡。他还提及老子骑青牛出关的典故,暗示自己未逢知己,无法追寻那样的隐逸足迹。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道法自然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