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其一)赏析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其一)

宋 · 苏轼
老去仍栖隔海村,梦中时见作诗孙。
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
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
典衣剩买河源米,屈指新篘作上元。

注释

老去:年迈。
仍:仍然。
栖:居住。
隔海村:海外的村庄。
梦中:梦中。
时见:时常遇见。
作诗孙:写诗的子孙。
天涯:遥远的地方。
已惯:已经习惯。
逢人日:过春节。
归路:回家的路。
犹欣:还欣喜。
鬼门:鬼门关。
三策:三条策略。
已应思:心中已有。
贾让:古代的贤臣。
孤忠:孤独的忠诚。
未赦:未被赦免。
虞翻:古代忠臣。
典衣:典当衣物。
剩买:剩下的钱买。
河源米:河源的米。
屈指:计算。
新篘:新酿的酒。
作上元:在元宵节时享用。

翻译

年迈仍然居住在海外的村庄,梦中时常遇见写诗的子孙。
在遥远的地方已经习惯了过春节,回家的路上还欣喜能经过鬼门关。
心中已有了像贾让那样的三条策略,但孤独的忠诚始终未被赦免。
典当衣物剩下的钱只够买河源的米,期待着新酿的酒在元宵节时享用。

鉴赏

诗中蕴含着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老去仍栖隔海村,梦中时见作诗孙"两句,表现了诗人晚年依然居住在远离故土的地方,对故乡的思念之深。在梦中与诗歌为伴,是对自己过往文学生活的一种怀念。

"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的向往,即便是到了非常边远之地,也依然期待着能够回归平静简单的生活。这里的“鬼门”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天门地户,意象极其遥远而且艰难。

"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两句中,“三策”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些重要决策,而“思贾让”则可能暗示着对古人贾谊的思考。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信义的不懈追求,即便是在时代变迁和个人遭遇挫折的情况下,也未曾放弃过这些高尚的情操。

"典衣剩买河源米,屈指新篘作上元"两句,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描述,如购买粮食、编织工具等,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清贫与自给自足,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屈指"即用手指计算时间,是一种古老的计时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晚年依然关注国家大事、怀念过往生活并坚守个人的道德信仰。这种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深切情感,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也是苏轼个性化表达的一种体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