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春旱四首(其二)赏析

春旱四首(其二)

宋 · 刘克庄
去冬玉塞静无埃,春雪虽迟亦压灾。
大士送归天竺去,相公宣入浙江来。

注释

玉塞:古代对边塞的美称,这里指边关地区。
无埃:形容环境清洁,没有灰尘。
春雪:春季下的雪。
压灾:指雪能覆盖地面,减少灾害的影响。
大士:佛教中的菩萨,这里可能指有德行的高僧。
天竺:古印度的别称,这里可能指僧人来自的远方。
相公:旧时对官员或读书人的尊称。
宣入:宣布并引入,此处指官员的命令。
浙江:古代泛指钱塘江流域,今浙江地区。

翻译

去年冬天,玉塞之地宁静无尘埃。
春天的雪虽然来得晚,但也起到了抑制灾害的作用。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干旱景象的诗作,其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去冬玉塞静无埃"一句,以“玉塞”比喻寒冷干燥的气候,“静无埃”则形容大地清净而无尘土,通过这种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春日之干旱。而"春雪虽迟亦压灾"则表达了一种担忧,即便是春天的雪花若是来得太晚,也只能增加农作物的灾难,显示出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切和对自然规律的洞察。

接着,“大士送归天竺去”一句,以“大士”指代有道德、学问的人物,这里可能是指某位贤达之士的离别。"相公宣入浙江来"则描绘另一位官员的到来,"相公"乃是对朝中宰相的一种尊称。这里通过两人的去留,勾勒出社会生活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侧面。其语言朴实无华,但却蕴含深意,是一首值得细品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