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再至菊坡
宋 · 周紫芝
长安二月春风里,马似游龙车似水。
青鞋久惯踏江沙,黄帽岂堪随马尾。
梁王旧筑黄金台,台荒草满谁复来。
云中羽盖去不反,坡底菊苗寒欲开。
老僧相对话乡井,童子瀹苗分乳杯。
为言诸老有遗迹,细寻石刻摩苍苔。
春风无情固相似,倦客逢春还少味。
篱边踏雪忆故年,渡口呼船梦千里。
人生万事要随缘,到处一身俱偶然。
林间春动有佳兴,更携官焙来同煎。
青鞋久惯踏江沙,黄帽岂堪随马尾。
梁王旧筑黄金台,台荒草满谁复来。
云中羽盖去不反,坡底菊苗寒欲开。
老僧相对话乡井,童子瀹苗分乳杯。
为言诸老有遗迹,细寻石刻摩苍苔。
春风无情固相似,倦客逢春还少味。
篱边踏雪忆故年,渡口呼船梦千里。
人生万事要随缘,到处一身俱偶然。
林间春动有佳兴,更携官焙来同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周紫芝在宋朝时期,于二月春风中的长安所见之景。首句“长安二月春风里,马似游龙车似水”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长安城中马车如龙般穿梭,车流如水般的繁华景象。接着,“青鞋久惯踏江沙,黄帽岂堪随马尾”两句,通过对比久经风霜的青鞋与随车而行的黄帽,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当下处境的感慨。
“梁王旧筑黄金台,台荒草满谁复来”两句,借古喻今,感叹历史遗迹的荒凉与无人问津。随后,“云中羽盖去不反,坡底菊苗寒欲开”描绘了云中飘落的羽毛不再归返,而坡底的菊花似乎在寒冷中即将绽放,寓意着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界的轮回。
“老僧相对话乡井,童子瀹苗分乳杯”描绘了与僧人交谈乡情,童子煮茶分享的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最后,“为言诸老有遗迹,细寻石刻摩苍苔”表达了对先贤遗迹的追寻与敬仰。
“春风无情固相似,倦客逢春还少味”则抒发了诗人面对春天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也夹杂着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篱边踏雪忆故年,渡口呼船梦千里”通过回忆与梦境,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
“人生万事要随缘,到处一身俱偶然”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认为一切皆应顺其自然,即使身处异乡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偶然之乐。“林间春动有佳兴,更携官焙来同煎”则以春日林间的美好景象,邀请友人一同品茶,共享这份佳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感悟,语言流畅,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