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李花(其二)
宋 · 王十朋
皇都二月桃李盛,朱轮翠盖方纷拿。
东君世情亦太甚,十分春在侯门花。
试吟怨句问苍昊,一种春工何损加。
白华秉烛光照夜,此树不属孤寒家。
造化无言意潜告,我爱万物初无差。
物情禀受苦自异,奚有厚薄施萌芽。
劝君勿为花致怨,居易俟命思无邪。
东君世情亦太甚,十分春在侯门花。
试吟怨句问苍昊,一种春工何损加。
白华秉烛光照夜,此树不属孤寒家。
造化无言意潜告,我爱万物初无差。
物情禀受苦自异,奚有厚薄施萌芽。
劝君勿为花致怨,居易俟命思无邪。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和韩李花(其二)》。诗中描绘了京城二月桃花李花盛开的景象,以“朱轮翠盖”形容富贵人家的车辆与装饰,对比出“东君世情亦太甚”,即春天对富贵之家特别偏爱的现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试吟怨句问苍昊”的表达,反思这种现象背后的不公平。
接下来,诗人以“一种春工何损加”提出疑问,质疑为何春天对某些花朵特别眷顾,而对其他花朵则有所忽略。他进一步以“白华秉烛光照夜”比喻那些不受重视的花朵,暗示它们虽处于夜晚的黑暗之中,但依然坚韧地生长,不因环境而改变本性。这反映了诗人对那些处于社会底层,但仍坚持自我、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
最后,诗人通过“造化无言意潜告,我爱万物初无差”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理解,认为万物之间并无高下之分,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他指出“物情禀受苦自异,奚有厚薄施萌芽”,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是其自身禀赋决定的,并非外力所造成。诗人以此劝诫人们不要因为事物表面的差异而产生怨恨,而是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正直,顺应自然规律,以“居易俟命思无邪”作为处世之道。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