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
唐 · 方干
举目时时似故园,乡心自动向谁言。
白云晓湿寒山寺,红叶夜飞明月村。
震泽风帆归橘岸,钱塘水府抵城根。
羡师了达无牵束,竹径生苔掩竹门。
白云晓湿寒山寺,红叶夜飞明月村。
震泽风帆归橘岸,钱塘水府抵城根。
羡师了达无牵束,竹径生苔掩竹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举目:抬眼望去。故园:故乡。
乡心:思乡之心。
自动:油然而生。
向谁言:向谁诉说。
白云:天空中的白云。
晓湿:清晨湿润。
寒山寺:地名,此处泛指清冷的寺庙。
红叶:红色的树叶,此处特指秋叶。
夜飞:夜晚飘落。
明月村:明月照耀下的村庄,代表宁静美好的地方。
震泽:太湖的古称。
风帆:航行中的帆船。
归橘岸:归向橘子树所在的河岸,橘岸也象征温暖的家园。
钱塘:钱塘江,位于中国浙江省。
水府:水域,这里比喻广阔的水面。
抵城根:直达城市的边缘。
羡师:羡慕高僧。
了达:了悟、通达,指精神上的超脱。
无牵束:没有束缚,自由自在。
竹径:竹林间的小路。
生苔:长满青苔。
掩竹门:遮蔽着竹制的门,象征隐居生活的清幽。
翻译
抬眼望去处处都像故乡一般,思乡之心油然而生却向谁诉说。清晨白云湿润着寒山寺,夜晚红叶飘落在明月映照的村庄。
太湖上的风帆归向橘子洲畔,钱塘江的水域直抵城市边缘。
羡慕高僧了悟一切不受束缚,竹林小径长满青苔掩映着竹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乡愁和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举目时时似故园,乡心自动向谁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而这种情感是无处倾诉的。接下来的"白云晓湿寒山寺,红叶夜飞明月村"则通过对比鲜明的自然景象,展示了秋季的意境和诗人的孤独。
"震泽风帆归橘岸,钱塘水府抵城根"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景色,可能是在返回某地或到达目的地时所见。这里的"震泽"和"钱塘水府"都指的是江南地区的特定地点,这些名称增添了一种地方特色,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情。
最后两句"羡师了达无牵束,竹径生苔掩竹门"中,"羡师了达"可能是对某位高僧或隐士的仰慕,他们不受世俗拘囿,而能自由自在地生活。"竹径生苔掩竹门"则描绘了一种幽静自然的生活状态,这里的"竹径"和"竹门"都是典型的中国山水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名利、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传递出诗人的情感变化,从乡愁到旅途中的观察,再到对自由生活状态的憧憬。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了田园诗意境和隐逸哲思的作品,它以柔和而深邃的笔触勾勒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