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其一)
宋 · 苏轼
仙风入骨已凌云,秋水为文不受尘。
一噫固应号地籁,馀波犹足挂天绅。
买牛但自捐三尺,射鼠何劳挽六钧。
莫向百花潭上去,醉翁不见与谁亲。
一噫固应号地籁,馀波犹足挂天绅。
买牛但自捐三尺,射鼠何劳挽六钧。
莫向百花潭上去,醉翁不见与谁亲。
翻译
仙人的风骨已经直插云霄,秋水般的文采不染尘埃。一声轻叹本就是大地的声音,余韵还能飘荡在天空的衣带间。
买牛只须付出三尺布,捕鼠何必拉起六石强弓。
不要再到百花潭上去了,那里醉翁不在,又有谁能亲近呢?
注释
仙风:形容超凡脱俗的气质。骨:指人的品格或精神。
凌云:直冲云霄,形容极高。
秋水:比喻清澈透明的心境。
不受尘:不沾染世俗尘埃。
地籁:自然界的音响,如风吹草动、水流声等。
馀波:余音,指声音的延续。
天绅:天子的衣带,这里比喻高远的天空。
捐三尺:付出微小代价,这里指买牛的低价。
六钧:古代一钧等于三十斤,这里指强弓。
百花潭:可能是一个地方名,也可能象征着繁华或世俗之地。
醉翁:可能指一个隐士或者诗人,以其醉态示人。
鉴赏
诗人以飘逸的仙风比喻自己的文笔,已能凌驾云端,展现出超凡脱俗之姿。秋水清澈如同文章中的佳句,不染尘埃,体现了诗人追求纯净和高洁的艺术境界。一声轻叹,便可呼应天地之间的和谐,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波澜虽小,但仍能挂念于心中的高远理想。买牛只需三尺绳,射鼠不必六钧弓,意在说明做事要顺其自然,不必过度用力。
最后,诗人劝诫不要前往百花潭,因为醉翁(即诗人自称)在那里消逝,不与世俗之人亲近。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自在飞扬的高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