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支提德最
东南有支提,千圣会岩岭。
欲从善财问,怅此路悠永。
朅来縻王事,胜处每参请。
弹指开重楼,结愿发深省。
寄谢德云师,相见在别顶。
禅翁游江湖,传衣自双径。
向来梅子熟,一衲伴千圣。
十年此趺坐,楼阁方鼎盛。
夜阑拨炉灰,衲也吾所敬。
我如老摩诘,到处扣禅病。
接淅复过云,林端隔清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华严:佛教经典名。毗卢境:佛教中的一种宇宙观。
支提:古印度寺庙名,此处指代佛教圣地。
善财:佛教故事中的主角,以求法著称。
朅来:离去,离开。
縻:牵扯,束缚。
楼阁:此处指修行的场所。
禅病:禅修中的困惑或难题。
接淅:佛教术语,指接受禅师的衣钵传承。
清磬:寺庙中用于召集僧众的乐器。
翻译
我曾经研读《华严经》,心灵深入毗卢世界。东南之地有座支提寺,历代圣贤聚集在山岭间。
想向善财童子请教,却感叹路途遥远漫长。
近年来忙于王事,唯有美景常去参拜祈请。
弹指之间开启智慧之门,立下深沉的修行誓愿。
寄语德云法师,期待在别处山顶与您相见。
禅师如行者游历江湖,禅衣传承自隐秘小径。
过去梅子成熟时,我只身陪伴着无数圣贤。
十年在此静坐修行,楼阁正繁盛一时。
深夜拨弄炉火灰烬,这僧袍是我尊敬的象征。
我如同老诗人王维,四处探寻禅宗的困惑。
走过云雾缭绕的山谷,耳边传来林间的钟磬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对禅宗的追求和向往。诗中“昔观华严,心熟毗卢境”表明诗人曾研读过《华严经》,并且对其中所描述的毗卢佛刹(即佛教中的理想净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向往。
“东南有支提,千圣会岩岭”则是说在东南方向,有一处名为支提的圣地,那里聚集着众多的圣贤。在这里,“支提”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地方,代表了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向往。
“欲从善财问,怅此路悠永”表达了诗人想要像善财童子那样去询问佛法,但又感到这条道路非常漫长和艰难。善财童子是《华严经》中的一位虔诚的修行者,以其求法之心著称。
“朅来縻王事,胜处每参请”则是说诗人在尘世间的种种纷争和官职中感到厌倦,每次都试图寻找那些超脱世俗的高尚之地进行参悟。
“弹指开重楼,结愿发深省”此句描绘了一种禅坐中的境界,通过打击手指来提醒自己,打开心灵的重门,做出决绝的誓言,并且在深刻的思考中寻求解脱。
“寄谢德云师,相见在别顶”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名为德云的师父的感激之情,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另一个高处与其相会。
“禅翁游江湖,传衣自双径”此句中,“禅翁”指的是一位行走江湖、修习禅法的僧侣,而“传衣”则是佛教中师徒之间承传衣钵的象征,表明了禅宗的传承和修行者的自由自在。
“向来梅子熟,一衲伴千圣”这里的“梅子”可能指的是某种精神上的果实或成就,而“一衲”则是指一位僧侣,与千圣为伍,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者的尊敬和向往。
“十年此趺坐,楼阁方鼎盛”这句则描绘了一种长时间的静坐修习,直到最后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充实和圆满。
“夜阑拨炉灰,衲也吾所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诗人轻拂着炉中的余灰,也是一种对那些平凡但内心坚守信仰的僧侣的尊重。
“我如老摩诘,到处扣禅病”这里的“老摩诘”可能是指一位修行者或是诗人自喻,表达了自己如同老僧摩诘一般,不断地探索和追问禅宗中的奥义。
“接淅复过云,林端隔清磬”这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纯净的境界,其中“林端”可能指的是某个僧侣栖身之处,“清磬”则象征着一种清净无染的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位修行者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禅宗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于那些已经达到精神高峰的僧侣的尊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