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溪万寿庵同罗曙云干子袁长公叔海客丘挺峙欧庐云集赋
明末清初 · 张穆
雁天寥廓意悠悠,江蓼风蒲飒飒幽。
寺隔溪云红见树,门临葭露白翻鸥。
茶分僧摘连烟雾,潮落渔归剩石丘。
十里碧漪清到底,一时身入镜湖秋。
寺隔溪云红见树,门临葭露白翻鸥。
茶分僧摘连烟雾,潮落渔归剩石丘。
十里碧漪清到底,一时身入镜湖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秋日山林图景。首句“雁天寥廓意悠悠”,以大雁南飞的辽阔天空起笔,营造出一种深远悠长的意境,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江蓼风蒲飒飒幽”一句,通过江边的芦苇在秋风中摇曳生姿,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寺隔溪云红见树”描绘了远处寺庙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红树点缀其间,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景色一种神秘与庄严的气息。“门临葭露白翻鸥”则将视线拉近,展现了一扇门紧邻芦苇,晨露中白鸥翻飞的生动场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元素。
“茶分僧摘连烟雾”一句,巧妙地将饮茶这一日常活动融入自然之中,通过僧人采摘茶叶时与烟雾交织的画面,展现了禅宗文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潮落渔归剩石丘”则通过潮水退去后渔民归家,留下一片石丘的场景,不仅体现了生活的朴素与宁静,也暗含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最后,“十里碧漪清到底,一时身入镜湖秋”两句,以“碧漪”比喻清澈的湖水,形象地描绘了湖面如镜般的平静与清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这如画美景中的心境,仿佛整个身心都融入了这秋日的镜湖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禅意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与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艺术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