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方严州(其四)
宋末元初 · 仇远
八十一年身,栖迟客馆贫。
登门曾有我,铭墓竟何人。
醉梦高楼月,悲歌故国春。
可能函玉骨,归葬练溪滨。
登门曾有我,铭墓竟何人。
醉梦高楼月,悲歌故国春。
可能函玉骨,归葬练溪滨。
注释
八十一年身:指诗人已经活了八十多年。栖迟:漂泊不定,居无定所。
客馆:旅馆或他人的住所。
贫:贫困。
铭墓:刻碑铭记,死后留名。
竟何人:究竟会是谁。
醉梦:沉醉于梦境。
高楼月:高处的明月,象征远方或理想。
悲歌:悲伤的歌曲。
故国春:对故乡春天的怀念。
函:装入。
玉骨:玉制的骨灰盒,古代贵族常以玉器盛放骨灰。
练溪滨:练溪边,可能是诗人的故乡或向往之地。
翻译
八十一年的岁月已逝,我漂泊异乡,生活困顿。曾经有人来访过我,如今又有谁会为我刻碑铭记。
在梦中我在高楼赏月,心中却满是对故乡春天的哀伤。
或许我的遗骨会被装入玉匣,回归葬在练溪边。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怀方严州》之四。诗中充满了诗人的哀愁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八十一年身,栖迟客馆贫。"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迈老矣,却仍处于客居异地、生活贫困的境况。"栖迟"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如同鸟儿一般,在外漂泊无定的状态。
"登门曾有我,铭墓竟何人。"
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哀伤和对死亡的思考。诗人曾经来到这个地方,现在却在思索自己的墓碑将会是谁来刻字,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醉梦高楼月,悲歌故国春。"
这里诗人通过"醉梦"表达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而"高楼月"和"故国春"则是诗人心中永恒的怀念。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一个充满乡愁和哀伤的画面。
"可能函玉骨,归葬练溪滨。"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望,即希望自己的遗骨能够被安葬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这也是一种对生命最终安宁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遭遇和情感,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悲凉和对故土的无尽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