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四明陈楙阳赏析

寄四明陈楙阳

宋 · 林景熙
高人谢世纷,诛茅在绝壁。
十年不下山,旧路掩深棘。
出门复踟蹰,触步有崩石。
下临千仞渊,毒鳞正纷籍。
腥风鼓洪涛,石齿鸣咋咋。
失势倘一落,万绠那可及。
不如息我躯,猿鹤与朝夕。

拼音版原文

gāorénxièshìfēnzhūmáozàijué

shíniánxiàshānjiùyǎnshēn

chūménchíchúchùyǒubēngshí

xiàlínqiānrènyuānlínzhèngfēn

xīngfēnghóngtāoshí齿chǐmíng

shīshìtǎngluòwàngěng


yuáncháo

注释

高人:指修道或德高望重的人。
绝壁:非常陡峭的悬崖。
十年:形容时间长。
深棘:密集的荆棘。
踟蹰:犹豫不决的样子。
崩石:滚落的石头。
千仞渊:极深的深渊。
毒鳞:含有剧毒的鱼鳞。
腥风:带有腥味的风。
洪涛:大浪。
石齿:像牙齿一样的岩石缝隙。
咋咋:拟声词,形容声音嘈杂。
万绠:形容众多的绳索。
及:达到,够得着。
息我躯:停止奔波,安顿身心。
猿鹤:比喻山林中的动物。

翻译

高人已离世,修道者隐居在陡峭的崖壁。
他在山中修行十年未曾下山,昔日的小径已被密集的荆棘遮蔽。
出门时犹豫不决,每一步都可能踩到滚落的石头。
脚下深渊千丈,剧毒的鱼鳞密布其中。
腥臭的风卷起巨浪,岩石缝隙间传来阵阵轰鸣。
一旦失足坠落,万千绳索也无法拉回。
倒不如安享这山林生活,与猿鹤共度朝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寄四明陈楙阳》,描绘了一位高人隐居在深山绝壁之中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隐士远离尘世、独居山中的艰辛与险境。

首句“高人谢世纷”,表达了隐士对世间纷扰的超脱和放弃,他选择在绝壁之上建造茅屋,过着十年不下山的生活。“旧路掩深棘”暗示了道路荒芜,昔日的足迹已被茂密的荆棘遮蔽,体现了隐士生活的孤寂与艰难。

接下来的诗句“出门复踟蹰,触步有崩石”,进一步描绘了山中行走的危险,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踩到崩落的石头。“下临千仞渊,毒鳞正纷籍”则描绘了深渊之下,毒蛇众多的恐怖景象,增添了隐居环境的凶险。

“腥风鼓洪涛,石齿鸣咋咋”运用夸张的手法,渲染出山中风暴的威力,以及石缝间水声的嘈杂,强化了隐居生活的艰难和不安全感。“失势倘一落,万绠那可及”更是表达了万一失足坠落深渊,将无法自救的绝望。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不如息我躯,猿鹤与朝夕。”与其身处险境,不如安于现状,与猿鹤为伴,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平静生活。整首诗以隐士的视角,展现了山居生活的艰辛与抉择,流露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