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词三十首寄张子白杨鬯侯(其五)
明 · 成鹫
赤肉团中老衲衣,朝来赐紫自光辉。
止应博得佳人笑,尽日红尘逐马飞。
止应博得佳人笑,尽日红尘逐马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清晨获得紫色袈裟后,其形象焕然一新的场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赤肉团”这一形象化的比喻,生动地刻画出僧人的朴素形象,与后来获得的紫色袈裟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变化之大。通过“老衲衣”与“赐紫”之间的对比,不仅突出了僧人身份的转变,也暗示了某种精神或地位上的提升。
“止应博得佳人笑”,这一句充满了幽默和讽刺意味,暗示僧人虽然外表华丽,但这种改变可能只是在世俗眼光中获得了短暂的欢笑,而并未触及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这句诗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即外在的改变并不一定能带来真正的满足或认可,尤其是对于那些追求精神生活的人来说。
“尽日红尘逐马飞”,则以动态的画面描绘了僧人所处环境的繁华与喧嚣,与他内心的平静形成了对比。这句话不仅展现了外界世界的忙碌与浮躁,也暗示了僧人面对这种环境时的超脱态度,他或许能够在这纷扰中找到一片宁静之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形象的转变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洞察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