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凤行
明 · 陈昌
丹山两鸣凤,五彩好羽仪。
朝饮玉池冰,暮栖琼树枝。
一飞九千仞,鸣声何喈喈。
自从故雌毙,其雄错莫无光辉。
天寒岁晚竹花死,凤兮凤兮将安归。
朝饮玉池冰,暮栖琼树枝。
一飞九千仞,鸣声何喈喈。
自从故雌毙,其雄错莫无光辉。
天寒岁晚竹花死,凤兮凤兮将安归。
鉴赏
这首《孤凤行》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又深沉的画面。诗人以“丹山两鸣凤”开篇,巧妙地运用了“两鸣凤”这一意象,象征着一对伴侣的和谐与美好。接着,诗人细腻地刻画了这对凤凰的生活习性——“朝饮玉池冰,暮栖琼树枝”,形象地展现了它们生活的高雅与宁静。
然而,诗的转折点出现在“自从故雌毙,其雄错莫无光辉”。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揭示了凤凰世界中的一场悲剧——雌凤的逝去,使得雄凤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孤独而哀伤。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让读者不禁为雄凤的命运感到惋惜和同情。
后两句“天寒岁晚竹花死,凤兮凤兮将安归?”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自然环境的衰败中,凤凰的归宿成了一个未解之谜,隐喻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失去伴侣后孤独与迷茫状态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孤凤行》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蕴含了对生命、爱情、孤独与存在的哲学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