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陵折桂图
明 · 林光
昔年曾记金陵游,衣冠文物称神州。
千年王气凝钟阜,万里襟带长江流。
东梁西梁辟门户,三山驱逐江天浮。
龙蟠虎踞没天险,中原形胜那能俦。
大明神祖扫区宇,江淮百万驱貔貅。
西望鄱阳东震泽,群雄接戟咸殍囚。
百年宇内混腥秽,天戈一洗无停留。
攘夷绥夏功莫比,普天率土同歌讴。
遂开明堂宅斯胜,巍巍大业过商周。
金银宫阙插星汉,祥云瑞霭深龙楼。
宫墙绕护松百尺,屈铁偃仰蟠蛟虬。
琉璃闪烁争台殿,凤阙掩映罗罳罦。
南都岂止天一柱,储养俊乂资旁求。
词官典领在桂籍,鹿鸣三载歌呦呦。
蓝袍济楚谁氏子,手持仙桂欢遨游。
酒酣欲过石桥去,马蹄踏碎台城秋。
少年我亦狂如此,至今语亦犹含羞。
是谁好事貌此幅,操笔欲语倦还休。
六朝文物今何在,俯仰不觉生閒愁。
乌衣巷口白鹭洲,古来文士添语柄,长江滚滚风飕飕。
千年王气凝钟阜,万里襟带长江流。
东梁西梁辟门户,三山驱逐江天浮。
龙蟠虎踞没天险,中原形胜那能俦。
大明神祖扫区宇,江淮百万驱貔貅。
西望鄱阳东震泽,群雄接戟咸殍囚。
百年宇内混腥秽,天戈一洗无停留。
攘夷绥夏功莫比,普天率土同歌讴。
遂开明堂宅斯胜,巍巍大业过商周。
金银宫阙插星汉,祥云瑞霭深龙楼。
宫墙绕护松百尺,屈铁偃仰蟠蛟虬。
琉璃闪烁争台殿,凤阙掩映罗罳罦。
南都岂止天一柱,储养俊乂资旁求。
词官典领在桂籍,鹿鸣三载歌呦呦。
蓝袍济楚谁氏子,手持仙桂欢遨游。
酒酣欲过石桥去,马蹄踏碎台城秋。
少年我亦狂如此,至今语亦犹含羞。
是谁好事貌此幅,操笔欲语倦还休。
六朝文物今何在,俯仰不觉生閒愁。
乌衣巷口白鹭洲,古来文士添语柄,长江滚滚风飕飕。
鉴赏
这首《题金陵折桂图》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描绘了金陵(南京)的历史风貌与人文景观,充满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盛世景象的追忆。
诗中首先回顾了金陵往昔的繁华,以“昔年曾记金陵游”开篇,点明主题。接着,诗人通过“衣冠文物称神州”、“千年王气凝钟阜”等句,描绘了金陵作为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的辉煌历史。随后,诗人进一步描述了金陵的地理形势,“万里襟带长江流”,“龙蟠虎踞没天险”,形象地展现了金陵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
紧接着,诗人转向历史事件的叙述,提到明朝神宗皇帝朱翊钧平定天下,百万大军如貔貅般威武,西望鄱阳湖,东至太湖,群雄并起的局面被彻底改变,显示出明朝统一全国的壮举。诗中还提到了明朝在金陵的建设成就,如“金银宫阙插星汉”,“琉璃闪烁争台殿”,以及“宫墙绕护松百尺”,描绘了皇宫的宏伟与壮观。
最后,诗人感慨于历史的变迁,金陵的昔日繁华如今已难寻觅,“六朝文物今何在”,“俯仰不觉生閒愁”。结尾处,诗人以金陵的乌衣巷口和白鹭洲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金陵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蕴含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语言华丽,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历史题材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