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九歌图
我尝痛饮读□□,□乃复览九歌图。
九歌根源何所自,羲文周孔易□□。
□□坤马中孚鹤,鼎虎革豹未济狐。
载鬼一车豕负涂,先张之弧后说弧。
奇奇怪怪浩以博,湘累取以为范模。
东皇太一九霄下,百灵护驾飞龙趋。
云中之君俨帝服,眇视四海翔天衢。
尧女舜妃两婵娟,想见当年泣苍梧。
大少司命尾东君,倏来忽逝纷驰驱。
河伯白鼋弭英辅,山鬼赤□□□□。
桂酒椒浆奠瑶玉,鼓迎箫送鸾凤舆。
佳人在望□□□,□君不见心踌躇。
采芳馨兮日将暮,有所思兮甘糜躯。
吾王不寤蛾眉嫉,知心惟有寡女媭。
一士葬鱼亡楚国,而况他日秦坑儒。
我诗颇似贾谊赋,敬吊先生空嗟吁。
拼音版原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离骚九歌图》。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运用来看,这首诗深受屈原《离骚》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其他古典文献如《易经》、《尚书》等的元素。
诗人在开篇即提及“正则灵均皇揆余,屈子文章古所无”,表明自己对屈原及其作品《离骚》的崇敬和认同。接着,“我尝痛饮读□□”一句中留下了空白,可能是为了表达诗人阅读时的沉醉与感慨。
在“九歌根源何所自,羲文周孔易□□”这两句里,诗人追溯《九歌》的渊源,并将其精神传承与古代圣贤如羲、周公、孔子等人的学说相联系。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素养。
接下来的“鼎虎革豹未济狐”、“载鬼一车豕负涂”等句节,则是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自然的神秘氛围。诗人似乎在试图捕捉那些难以言说的神灵世界。
“云中之君俨帝服,眇视四海翔天衢”这两句,描写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仙界君主,其形象既庄严又遥不可及。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或许是在表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尧女舜妃两婵娟,想见当年泣苍梧”一句中,诗人提到了远古圣君尧、舜及其配偶,这不仅是对古代美好传统的一种缅怀,也可能暗含着对现实的某种不满和批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于《九歌》精神的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射。它既是一次艺术上的模仿,也是诗人个人情怀与历史记忆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