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沧江月色图赏析

沧江月色图

明 · 袁华
水寒月明天苍苍,欲落未落夜未央,足扣两舷歌沧浪。
金粟图中见真迹,中岳外史美冠裳。
江皋木落江月明,坐拥锦袍调玉笙,吹作昆丘双凤鸣。
顺流东下莫荡桨,好逾弱水窥蓬瀛。

鉴赏

这首明代袁华的《沧江月色图》描绘了一幅秋夜泛舟的画面。首句“水寒月明天苍苍”,以寒冷的江水和明亮的月光渲染出清冷而宁静的夜晚,天色深沉而广阔。次句“欲落未落夜未央”进一步强调了月光将落未落的时刻,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期待。

“足扣两舷歌沧浪”写诗人轻踏船舷,边行边歌,悠然自得,仿佛在吟唱着《沧浪歌》,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超脱。接下来,“金粟图中见真迹,中岳外史美冠裳”两句,诗人将眼前的景色与历史典故相融合,借“金粟图”赞美画中的美景,又以“中岳外史”暗指自己如同古代名士般风雅。

“江皋木落江月明”描绘了江边树木凋零,月光皎洁的景象,诗人身披锦袍,手握玉笙,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吹作昆丘双凤鸣”则通过笙声如凤凰鸣叫,展现了音乐的美妙和诗人艺术才华的高妙。

最后两句“顺流东下莫荡桨,好逾弱水窥蓬瀛”,诗人建议不要划桨打扰这份宁静,而是让船顺流而下,仿佛要越过神话中的弱水,去探寻那神秘的蓬莱仙境,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脱世俗的理想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泛舟的诗意场景,融入了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词语解释

苍苍的意思:◎ 苍苍 cāngcāng(1) [ashy;pale;grey]∶灰白色的两鬓苍苍十指黑(2) [be vast and hazy]∶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天苍苍,地茫茫(3) [flourishing]∶茂盛,众多的样子蒹葭苍苍。——《诗·秦风·蒹葭》...

沧浪的意思:(1).古水名。有 汉水 、 汉水 之别流、 汉水 之下流、 夏水 诸说。《书·禹贡》:“ 嶓冢 导 漾 ,东流为 汉 。又东为 沧浪 之水。” 孔 传:“别流在 荆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夏水》:“ 刘澄之 著《永初山川记》云:‘ 夏水 ,古文以为 沧浪 ,渔父所歌也。’”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余久客古 沔 , 沧浪 之烟雨, 鸚鵡 之草树……无一日不在心目间。”(2).青苍色。多指水色。《文选·陆机<塘上行>》:“发藻玉臺下,垂影沧浪泉。” 李善 注:“ 孟子 曰:‘沧浪之水清。...

东下的意思:(1).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史记·淮阴侯列传》:“ 常山王 背 项王 ,奉 项婴 头而窜,逃归於 汉王 。 汉王 借兵而东下,杀 成安君 泜水 之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曹操 自 江陵 将顺 江 东下。” 清 吴伟业 《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诗序:“久之,有闻其復东下者,主於 海虞 一故人。”(2).谓向东攻克。 唐 李白 《梁甫吟》:“君不见 高阳 酒徒起草中,长揖 山 东隆準公……东下 齐 城七十二,指挥 楚 汉 如旋蓬。”...

凤鸣的意思:(1).凤凰鸣唱。比喻优美的乐声。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萧史 者, 秦穆公 时人也。善吹簫……日教 弄玉 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2).凤凰鸣唱。比喻夫妻感情和洽。 宋 吴坰 《五总志》:“白屋同愁,已失凤鸣之侣;朱门自乐,难容乌合之人。”参见“ 凤鸣朝阳 ”。...

冠裳的意思:(1).指官吏的全套礼服。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 刘子澄 ﹞守 衡阳 日,以冠裳涖事,宪使 赵民则 尝紫衫来见。 子澄 不脱冠裳肃之, 民则 请免冠裳。 子澄 端笏肃容曰:‘戒石在前,小臣岂敢。’ 民则 皇恐,退具冠裳以见。”(2).指穿着官服。《宋史·范应铃传》:“夙兴,冠裳听讼,发擿如神。”(3).指官宦士绅。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虎食伊璠》:“冠裳农贾,挈妻孥潜跡而出者,不可胜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先声》:“今日冠裳雅会,就要演这本传奇。”(4).指官职。 宋 范成大 《胡宗...

江月的意思:(1).江面上空的月亮。 南朝 梁 何逊 《宿南洲浦》诗:“违乡已信次,江月初三五。” 唐 张说 《赠赵侍御》诗:“夜楼江月入,朝幌山云捲。” 明 周致尧 《西津夜泊》诗:“卧听海潮吹地转,起看江月向人低。” 清 马士成 《虞美人·月下闻雁》词:“碧空江月明如昼,北雁征霜候。”(2).江中的月影。 唐 杜甫 《漫成》诗:“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宋 赵汝愚 《同林择之姚宏甫游鼓山》诗:“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 清 许廷鑅 《湘帆图》诗:“醉来长啸 湘 云飞,一笑停帆...

江皋的意思:亦作“ 江皐 ”。 1.江岸,江边地。《楚辞·九歌·湘夫人》:“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汉书·贾山传》:“地之磽者,虽有善种,不能生焉;江皋河濒,虽有恶种,无不猥大。”《明史·隐逸传·徐舫》:“筑室江皐,日苦吟於云烟出没间。” 郭沫若 《汐集·题傅抱石画<延安画卷>诗之五》:“烈士忠贞垂万古,丰碑百丈耸江皋。”(2).指江中。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出守》:“汎江皋,片帆衝千层怒涛。” 清 戴名世 《赠朱字绿序》:“今者江皋孤艇,荒烟落日。”...

锦袍的意思:见“ 锦袍仙 ”。...

金粟的意思:(1).钱和粮谷。《商君书·去强》:“国好生金于竟(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竟(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悵念 襄 楚 二城,版筑之用,金粟与城齐矣。”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金粟之藏,按簿则有其名,关市之榷,摭实尽无其物。”(2).“ 金粟如来 ”的省称。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 金粟 来仪, 文殊 戾止。” 前蜀 贯休 《和韦相公见示闲卧》:“堂悬 金粟 像,门枕御沟泉。” 宋 张元干 《西江月·...

昆丘的意思:亦作“崐丘”。亦作“崐邱”。即 昆仑山 。《隋书·音乐志下》:“原载垂德, 崐丘 主神。阴坛吉礼,北至良辰。” 唐 王绩 《古意》诗之一:“材抽 嶧山 干,徽点 崑丘 玉。”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龙驭 崑丘 ,鸟发 玄圃 。” 明 何景明 《登楼凤县作》诗之二:“如闻乘八骏,早晚向 崑邱 。”...

落夜的意思:(1).入夜。 明 单本 《蕉帕记·赠帕》:“还须忍耐休焦躁,多管花园落夜风寒暴。”(2).住宿,过夜。 张英 《老年突击队》:“她知道丈夫不欢喜在别人家落夜的。”...

明天的意思:◎ 明天 míngtiān[tomorrow] 今天的第二天;也泛指未来相聚在明天明天更美好...

木落的意思:树叶凋落。 晋 左思 《蜀都赋》:“木落南翔,冰泮北徂。” 南朝 齐 王融 《议给虏书疏》:“春草水生,阻散马之适;秋风木落,絶驱禽之欢。” 唐 李峤 《与雍州崔录事司马录事书》:“春还 江 北,时兴 楚 客之謡;木落 淮 南,乍动 潘生 之思。” 元 周权 《湘中》诗:“天寒 楚 云浄,木落 湘 山幽。” 清 顾炎武 《赋得老鹤万里心用心字》:“木落依空沼,云多失旧林。” 包蕾 《猪八戒学本领》:“行够多时,又是夏尽秋来,但平林木落,远山含烟。”...

蓬瀛的意思:蓬莱 和 瀛洲 。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亦泛指仙境。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得道之士﹞或委华駟而轡蛟龙,或弃神州而宅 蓬 瀛 。” 唐 许敬宗 《游清都观寻沉道士得清字》诗:“幽人蹈 箕 潁 ,方士访 蓬 瀛 。” 明 唐顺之 《送王侍读赴南都》诗:“此去 周南 异留滞,看君到处即 蓬 瀛 。”...

弱水的意思:(1).古水名。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故古时所称 弱水 者甚多。(1)《书·禹贡》:“ 黑水 西河 惟 雍州 , 弱水 既西。”又:“导 弱水 至于 合黎 ,餘波入于 流沙 。”上源指今 甘肃 山丹河 ,下游即 山丹河 与 甘州河 合流后的 黑河 ,入 内蒙古 境后,称 额济纳河 。(2)《山海经·西山经》:“ 劳山 , 弱水 出焉,而西流注於 洛 。”指今 陕西 北部 洛水 上游某支流。(3)《山海经·大荒西经》:“﹝ 昆仑...

双凤的意思:(1).一对凤凰。 唐 苏颋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诗》:“簫鼓宸游陪宴日,和鸣双凤喜来仪。”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凤炭》:“ 杨国忠 家以炭屑用蜜捏塑成双凤,至冬月则燃於炉中。” 宋 苏轼 《南乡子·同子野各赋一首》词:“愿作龙香双凤拨,轻拢,长在 环儿 白雪胸。” 傅榦 注引《杨妃外传》:“妃子琵琶,乃寺人 白季贞 使 蜀 还所进,用逻逤檀为之,木温润如玉,光耀可鉴,有金缕红文,蹙成双凤。”(2).比喻两位才德出众的人。《北史·魏兰根传》:“ 景义 、 景礼 并有才行,乡人呼为双凤。”...

顺流的意思:(1).顺着地势而流动。 汉 陆贾 《新语·道基》:“百川顺流,各归其所。” 汉 焦赣 《易林·临之革》:“百川顺流,民安其居。” 叶圣陶 《隔膜·恐怖的夜》:“他的船也许因舟人的努力或是水势的顺流,再摇一两橹,就到对面的水埠了。”(2).顺着水流。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下》:“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唐 刘禹锡 《平齐行》之二:“千钧猛簴顺流下,洪波涵淡浮熊羆。”《三国演义》第四五回:“ 竺 领命,驾小舟顺流而下,径至 周瑜 大寨前。”《明史·常遇春传》:...

外史的意思:[释义](名)指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 [构成]偏正式:外(史 [例句]外史也有参考价值。(作主语)...

未央的意思:◎ 未央 wèiyāng[not ended] 未已;未尽夜如何其?夜未央。——《诗·小雅·庭燎》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楚辞·离骚》此恨未央...

逾弱的意思:亦作“踰弱”。年过二十。 明 唐顺之 《王冢妇唐孺人墓志铭》:“ 懋中 始未有子,而孺人齿仅踰弱也,然已数忧之。”...

玉笙的意思:(1).饰玉的笙。亦用为笙之美称。 南朝 梁 刘孝威 《奉和简文帝太子应令》:“ 园 綺 随金輅, 浮丘 侍玉笙。” 宋 苏轼 《菩萨蛮》词:“玉笙不受朱唇暖,离声凄咽胸填满。” 清 龚自珍 《忆瑶姬》词:“幽怀不知有恨,恨玉笙吹彻,彻骨难眠。”(2).指笙的吹奏声。 宋 辛弃疾 《临江仙》词:“翠袖盈盈浑力薄,玉笙嫋嫋愁新。” 宋 陆游 《狂吟》诗:“秋风 湘 浦纫兰佩,夜月 緱 山听玉笙。”...

月明的意思:(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真迹的意思:◎ 真迹 zhēnjì[authentic work (of painting or calligraphy)] 书画家本人的原作这一幅画是唐伯虎的真迹...

中岳的意思:亦作“ 中岳 ”。1.指位于今 河南 登封县 北的 嵩山 ,古名 嵩高 。《史记·封禪书》:“昔三代之居,皆在 河洛 之閒,故 嵩高 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 陈毅 《中岳庙》诗:“巍巍中岳庙,少小即知名。”(2). 中国 的名山。借指中土, 中州 。 汉 牟融 《理惑论》:“原夫佛之所以夷跡于中岳,曜奇于西域者,盖有至趣,不可得而缕陈矣。”(3).道家语。指鼻与脐。《黄庭内景经·肺部》:“外应中岳鼻齐位。” 梁丘子 注:“中岳者,鼻也;又为脐也。脐为 崑崙 之山,鼻为七气之门位犹主也。”见“ 中岳...

中见的意思:指中见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他每众人多是地方中见。” 清 李渔 《慎鸾交·赠妓》:“喜得有个中见,老兄若不信,只问贵相知便了。”《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只是这里边也要有一个人做个中见,写一张切切实实的借券,交与你执着。”...

坐拥的意思:安坐而拥有。《晋书·范弘之传》:“坐拥大众,侵食百姓,《大东》流於远近,怨毒结於众心,不可谓爱人。”《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只看外省有个经费不继,开起捐来,如那班坐拥厚貲的府厅司道,合那班盘剥重利的洋商盐商,都得花到上万的银子,才捐得这件东西到头上。” 李大钊 《大哀篇》:“此辈蝇营狗苟,坐拥千金,以供其贿买选票者,又果谁之血髓耶?”...

夜未央的意思:夜未尽,谓夜深还未到天明。《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孔颖达 疏:“谓夜未至旦。”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宋 杨万里 《除夕留子上伯玉子西小酌》诗:“维风及雨岁云暮,不醉无归夜未央。” 清 吴嘉纪 《拟古》诗:“酒阑亲昵散,嗟哉夜未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