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万伯文放白鹇图
明 · 韩上桂
空山往日生白鹇,白鹇本性恋空山。
偶然堕迹羁人世,日夕愁思竟欲还。
养鹇主人素幽寂,蠹简瑶琴盈四壁。
孔雀华禽未足珍,颇爱白鹇堪共适。
白鹇白羽雪为衣,清高何事向人依。
雕栏曲槛非其意,祇可荒林弄夕晖。
主人久已辞尘鞅,对此益思恣长往。
支遁犹存放鹤情,右军记作笼鹅想。
纵尔空山独自归,幽斋竟日掩柴扉。
他时见月如相忆,閒傍庭轩弄玉徽。
偶然堕迹羁人世,日夕愁思竟欲还。
养鹇主人素幽寂,蠹简瑶琴盈四壁。
孔雀华禽未足珍,颇爱白鹇堪共适。
白鹇白羽雪为衣,清高何事向人依。
雕栏曲槛非其意,祇可荒林弄夕晖。
主人久已辞尘鞅,对此益思恣长往。
支遁犹存放鹤情,右军记作笼鹅想。
纵尔空山独自归,幽斋竟日掩柴扉。
他时见月如相忆,閒傍庭轩弄玉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放鹇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鹇与主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对自然自由的向往。诗中以“空山”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白鹇的本性与空山的和谐共生,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其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白鹇白羽雪为衣”,以雪喻白,形象地描绘了白鹇羽毛的洁白无瑕,进一步强调了其清高的气质。“清高何事向人依”,则表达了白鹇虽被主人所养,但内心仍向往自由,不愿受束缚的情感。这种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使得白鹇的形象更加立体,富有情感深度。
“雕栏曲槛非其意,祇可荒林弄夕晖”,通过对比雕栏曲槛与荒林夕晖,进一步强调了白鹇对自然环境的偏好,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这种对自然的向往,与人类社会的束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增强了诗歌的寓意和情感张力。
最后,“主人久已辞尘鞅,对此益思恣长往”表达了主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白鹇的理解和支持。而“支遁犹存放鹤情,右军记作笼鹅想”则是借用了历史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对自由的追求上升到文化与哲学的高度。
整首诗在描绘白鹇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由、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人与自然、心灵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