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通道瓢吟赏析

通道瓢吟

宋 · 黄裳
通道三杯太和好,已同五气谁能到。
渐造醉乡方自然,忽体杳冥如得道。
坐上一时能两忘,万缘既断非吾我。
须期有物浑成时,先自醉乡聊得耗。
若从泰定真相逢,含尽三才是怀抱。
道方丧物无閒愁,休管垂杨与芳草。
感怀偶向桃溪路,落花流水年年去。
仙家日月无古今,此景示人人不悟。
青衣为我折幽芳,待插陶巾访真侣。
笑而迎,寂而处,五行自是无寻处。
空将日月怨春风,日月乌能离得数。
但明结果自然成,到了无生无一句。
圣贤绝口自难言,愚众摇头谁可度。
青衣两畔长须后,骎骎小骏山间走。
光阴犹长渭川叟,幸有云山静中寿。
大道杯,自然斗。
天游杳杳长庚吟,天乐陶陶紫玄酒。
宛如对月成二人,九老图中有无有。

鉴赏

这首诗《通道瓢吟》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其内容深邃,意境深远,充满了道家哲学思想。诗中以饮酒为引子,探讨了“醉”与“道”的关系,以及在“醉”中达到的“道”的境界。

首句“通道三杯太和好”,开篇即点明通过饮酒可以达到与天地和谐的状态,暗示了“醉”与“道”的某种联系。接下来,“已同五气谁能到”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状态的难以达到,只有少数人能够领略其中的奥妙。

“渐造醉乡方自然,忽体杳冥如得道。”这两句描绘了逐渐深入醉乡的过程,最终仿佛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如同得道之人。接着,“坐上一时能两忘,万缘既断非吾我。”强调了在这一状态下,人们能够忘却世间一切烦恼,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须期有物浑成时,先自醉乡聊得耗。”表达了追求真理的过程,即使在醉乡中也能找到答案。“若从泰定真相逢,含尽三才是怀抱。”进一步说明了在泰定(稳定、安定)的状态下,能够理解宇宙万物的本源。

“道方丧物无閒愁,休管垂杨与芳草。”指出在道的引领下,不再为外物所困扰,不必在意外界的变迁。“感怀偶向桃溪路,落花流水年年去。”以桃溪路上的景象,象征着时光流逝,生命无常。

“仙家日月无古今,此景示人人不悟。”表达了仙家的生活与世隔绝,时间对他们而言没有古今之分,但世人往往无法领悟其中的真谛。“青衣为我折幽芳,待插陶巾访真侣。”诗人希望青衣为他采摘幽香的花朵,准备拜访真正的伴侣。

“笑而迎,寂而处,五行自是无寻处。”强调了在笑迎与寂静中,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与真理。“空将日月怨春风,日月乌能离得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日月不能停留,不应因它们的流逝而抱怨。

“但明结果自然成,到了无生无一句。”意味着只要明白事物的最终结果,自然就能达成目标,无需多言。“圣贤绝口自难言,愚众摇头谁可度。”表达了圣贤与愚众之间的差距,圣贤难以用言语传达真理,而愚众则难以理解。

最后,“青衣两畔长须后,骎骎小骏山间走。”描绘了青衣在两旁陪伴,小骏马在山间疾驰的画面,象征着追求真理的道路虽艰难,但仍有希望。“光阴犹长渭川叟,幸有云山静中寿。”表达了即使岁月漫长,也有如渭川老人般在云山中寻求宁静长寿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道”与“醉”的独特见解,以及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内心世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