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后挽诗(其二)
盛仪犹浣服,新乐在含饴。
玉册将增庆,椒庭遽共悲。
忧勤终损寿,天道果难知。
注释
大帝:伟大的帝王。资:凭借。
阴德:阴暗中的美德,指帝王的仁德。
吾皇:我们君主。
仰:依赖。
母慈:母亲的慈爱。
盛仪:隆重的仪式。
浣服:洗涤衣物,比喻清洗罪过或净化心灵。
新乐:新的音乐。
含饴:含着糖吃,比喻享受甜蜜。
玉册:珍贵的玉制册书,象征重要的文献或庆典。
增庆:增添喜庆。
椒庭:椒房之庭,古代皇后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宫廷。
遽共悲:突然笼罩在悲伤中。
忧勤:忧虑和勤劳。
损寿:损耗寿命。
天道:天意,自然法则。
果:果然,确实。
难知:难以揣测。
翻译
伟大的帝王凭借阴德而兴起,我们的君主仰赖母亲的慈爱庇佑。隆重的仪式如同洗涤衣物,新的音乐中洋溢着甜蜜的欢愉。
珍贵的玉册将增添更多的喜庆,然而尊贵的椒庭却突然笼罩在悲伤之中。
忧虑和勤劳终究会损耗寿命,天意究竟难以揣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王炎创作的《太上皇后挽诗(其二)》。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伤之情和深沉的怀念。在古典文学中,"挽诗"一词通常指的是悼亡者而作的诗歌,而这首诗则是为逝去的太上皇后所写。
首句“大帝资阴德”,意在表达对已故君主或尊长之德行的赞颂与怀念。“资”字暗示了一种深厚和积累,"阴德"则是古人常用来形容先人生前恩泽深厚的词语。紧接着,“吾皇仰母慈”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的崇敬之情,通过“仰慈”的动作,传递出一种子孙后代对祖宗尊长无尽的怀念与崇拜。
中间两句“盛仪犹浣服,新乐在含饴”,则描绘了一种生者和逝者的情感交织。"盛仪"指的是隆重的丧礼,这里用了“犹”字,表明诗人对这些仪式的记忆还很鲜活;而"浣服"则是古时丧葬中为亡者穿上的衣物,象征着生者对逝者的依恋。紧接着,“新乐在含饴”,这里的“新乐”可能指的是丧葬后的一些仪式或祭祀活动,"含饴"则是形容哀伤之情,诗人通过这些活动试图以一种方式来慰藉自己的心灵。
然而,随后的两句“玉册将增庆,椒庭遽共悲”却转而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玉册"是皇帝颁布的诏书,这里"将增庆"可能指的是即将到来的某种庆典或喜事,但诗人却无法真正投入其中,因为心中充满了“椒庭共悲”的哀伤。"椒庭"往往用来形容皇宫,"遽共悲"则表达了一种突然之间的共同哀痛,这里可能是指整个朝廷对于逝者的哀悼。
末尾两句,“忧勤终损寿,天道果难知”,则是诗人深刻感悟到过度的忧虑和忙碌最终会消耗人的生命,而"天道"的奥秘却又难以捉摸。这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哀悼,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与命运的深刻体悟。通过这两句,王炎似乎在表达一种无奈和宿命感,即便是皇家贵胄也无法逃脱生老病死这一天道。
总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哀悼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情感纤维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