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如新月诗
宋 · 楼钥
近晦月犹在,萧骚夜向晨。
已残几欲尽,忽见恍如新。
老桂沈清影,馀辉扣半轮。
纤纤两头玉,皎皎一钩银。
明似哉生际,光疑太逼真。
妆楼谁起早,深拜误佳人。
已残几欲尽,忽见恍如新。
老桂沈清影,馀辉扣半轮。
纤纤两头玉,皎皎一钩银。
明似哉生际,光疑太逼真。
妆楼谁起早,深拜误佳人。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接近黎明时分,残月依然挂在天边的景象。诗人以"近晦月犹在"开篇,暗示了月亮虽已接近晦日,但仍未完全消失。夜晚的萧瑟与即将破晓的氛围交织,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诗意。
"已残几欲尽,忽见恍如新",形象地写出月亮残缺的状态,仿佛瞬间又焕发出新生般的明亮。接下来,诗人通过"老桂沉清影,馀辉扣半轮",将月光洒在古老的桂树上,描绘出清冷而宁静的画面,月光如丝如缕,勾勒出半个明亮的月牙。
"纤纤两头玉,皎皎一钩银",进一步细致刻画了月形,将其比喻为两端细长的玉和一弯皎洁的银钩,形象生动。诗人赞叹月光的明亮,认为它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显得格外真实。
最后两句"明似哉生际,光疑太逼真",表达了诗人对月光亮度的惊叹,觉得它如同生活中的明灯,甚至有些过于逼真。结尾处,诗人想象妆楼上的女子因月光而早起,误以为是佳人降临,增添了诗的意境。
总的来说,楼钥的这首《残月如新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黎明前残月的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微妙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