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寄子平
虽然对坐两寂寞,亦有大笑时相轰。
顾子心力苦未老,犹弄故态如狂生。
书窗画壁恣掀倒,脱帽褫带随纵横。
喧呶歌诗嘂文字,荡突不管邻人惊。
更呼老卒立台下,使抱短箫吹月明。
清欢居此仅数月,夜夜放去常三更。
别来七年在乡里,已忝三度移双旌。
今兹惛惛意思倦,加以跕跕疾病婴。
每思此乐一绝后,更不逢人如夜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归:返回。京:京城。
访:拜访。
寂寞:孤独。
大笑:欢笑。
心力:精力。
狂生:行为放纵的年轻人。
书窗:书房。
画壁:在墙上绘画。
喧呶:大声喧哗。
老卒:老兵。
短箫:小型箫。
惛惛:昏庸、疲惫。
疾病:疾病缠身。
夜行:夜晚独自行走。
翻译
往年我曾记得返回京城,每日都来西城找你尽管我们相对而坐各自孤独,但也有欢笑之时相互逗趣
看你的样子心力还未衰老,依旧像狂生般放纵
在书房和墙壁上随意涂鸦,摘下帽子衣带任由摆动
大声吟唱诗歌,不顾邻居惊讶,还让老兵在月下吹箫
在这清欢的日子中只待了几个月,每晚放你离去直到深夜
分别七年,我在乡间,已经三次调动官职
如今我昏庸疲惫,疾病缠身
每当想起这些快乐,我知道不会再有如此经历,就像黑夜独行
再也找不到像那时的人和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父亲与儿子的温馨生活场景,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开篇即以“往年记得归在京”设定了回忆的基调,随后“日日访子来西城”展示了一位父亲经常探望儿子的画面。
诗人通过“虽然对坐两寂寞,亦有大笑时相轰”表达了尽管两人偶尔也有寂寞之感,但更多的是欢声笑语的美好时光。接着,“顾子心力苦未老,犹弄故态如狂生”则显示父亲虽然年迈但依旧保持着昔日的活力与热情。
“书窗画壁恣掀倒,脱帽褫带随纵横”描述了家中的一片繁忙景象,父亲和儿子一起学习、创作,环境虽有所凌乱,但充满了生活气息。紧接着,“喧呶歌诗嘂文字,荡突不管邻人惊”则表明他们在文学艺术上的共同兴趣与热衷,不顾及外界的干扰。
“更呼老卒立台下,使抱短箫吹月明”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父亲让仆人站立一旁,让儿子抱着短箫吹奏,享受着月光下的清凉与美好。诗中的“夜夜放去常三更”则表达了他们在一起时光的珍贵,每个夜晚都如同宝贵的记忆。
接下来的“别来七年在乡里,已忝三度移双旌”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和父亲对儿子成长的见证。而“今兹惛惛意思倦,加以跕跕疾病婴”则展现了父亲随着年纪增长,精力渐衰,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
最终,“每思此乐一绝后,更不逢人如夜行”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无法再次相遇的无奈与哀愁,父亲深知这样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因此更加珍惜与儿子在一起的时间。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父亲对于美好家庭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不可预知的忧虑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