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二月自金陵过京口遇雪有作
明 · 李英
飘飘何处客,乍别凤凰台。
为忆三山胜,宁辞百里来。
夕帆过海树,春雪点江梅。
即此堪乘兴,犹如访戴回。
为忆三山胜,宁辞百里来。
夕帆过海树,春雪点江梅。
即此堪乘兴,犹如访戴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春日里,从金陵前往京口的旅程中所见的景色与内心的感受。诗中的“飘飘何处客”,开篇便以游子的形象引入,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漂泊感。接着,“乍别凤凰台”一句,既点出了诗人离开的地方,也暗示了凤凰台的美丽与诗人对它的依恋。
“为忆三山胜,宁辞百里来。”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为了追寻心中的美景,不惜长途跋涉的决心和热情。“三山胜”可能指的是诗人向往的风景名胜之地,而“宁辞百里来”的豪言壮语,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夕帆过海树,春雪点江梅。”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夕阳下的帆船穿越海树,春雪点缀着江边的梅花,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最后,“即此堪乘兴,犹如访戴回。”诗人感叹于眼前的景象,仿佛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如同寻访到知音一般。这里的“访戴回”可能源自晋代王徽之的故事,他乘舟至剡溪访戴逵,未见而返,却说:“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虽未到达目的地,但已因沿途美景而心满意足,达到了心灵的愉悦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旅途中找到心灵慰藉的过程,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深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