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庆春泽赏析

庆春泽

民国末当代初 · 吴则虞
雁断人归,花眠客散,些些渐了知闻。
一笛酸风,吹回万种愁根。
中年何事非蛇足,对空卮、枉费逡巡。
漫深颦。
才傍南枝,便觉孤恩。
鬓丝飞入鱼天水,并相思点点,都上秋雯。
遥睇丹山,泪河应比潮浑。
橘边书到知何日,迟云槎、百腊千春。
酒无神。
倦枕支愁,梦也难温。

词语解释

边书的意思:寄自边地的书信。《魏书·源怀传》:“今之所矜者,正以南黔企德,边书继至,殄悴之氓,理须救接。” 宋 张孝祥 《满江红·于湖怀古》词:“边书静,烽烟息。通軺传,销锋鏑。” 清 周亮工 《寄闽南高云客蒋用弢谢尔将》诗:“ 闽 南自昔无征鴈,莫悵边书不肯来。”...

鬓丝的意思:亦作“鬂丝”。鬓发。 唐 李商隐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诗:“心铁已从干鏌利,鬢丝休嘆雪霜垂。” 明 李标 《寄怀无尘上人》诗:“蒲柳先衰感鬢丝,孤踪不定益凄其。” 清 陶窳 《冬草》诗:“世态看蓬转,孤心感髩丝。” 清 徐曼仙 《漫成》诗:“白到鬂丝羞镜影,红多血泪浣衣尘。” 戴望舒 《霜花》诗:“我静观我鬓丝的零落,于是我迎来你所装点之秋。”...

丹山的意思:(1).南方当日之地。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非 丹山 之赫曦,闻琴瑟之空音。”参见“ 丹穴 ”。(2).古谓产凤之山名。《吕氏春秋·本味》:“ 流沙 之西, 丹山 之南,有凤之丸, 沃 民所食。”《说唐》第十三回:“凤翅展 丹山 ,天下咸欣瑞兆。”参见“ 丹穴 ”。(3).山名。在今 湖北 宜都县 西。《北堂书钞》卷一五一引 晋 袁山松 《宜都记》:“郡西北四十里有 丹山 。山间时有赤气笼林,岭如丹色,因名 丹山 。”(4).地名。指 丹州 ,在今 陕西 宜川县 东北。 北周 庾...

点点的意思:◎ 点点 diǎndiǎn(1) [point]∶表面上的小记号;一个一个的微小的斑点穿孔纸上透过点点的光斑(2) [suggestion]∶细微的迹象或轻微的痕迹灰色中带点点蓝色...

孤恩的意思:负恩,背弃恩德。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 陵 虽孤恩, 汉 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 陵 诚能安。”《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臣叔父 援 孤恩不报,而妻子特获恩全,戴仰陛下,为天为父。” 李贤 注:“孤,负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你到家道与 鶯鶯 ,都为他家害得人来病。咱家乾志诚,不望他家,恁地孤恩短命!”...

何事的意思:(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何日的意思: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泪河的意思:泪流如河。形容悲痛之极。 宋 苏轼 《和王斿》之一:“白髮故交空掩卷,泪河东注问苍旻。”...

了知的意思:明知;领悟。《宋书·殷琰传》:“ 伦 等皆是足下腹心爪牙,所以携手相捨,非有怨恨也,了知事不可济,祸害已及故耳。”《百喻经·三重楼喻》:“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 宋 杨万里 《至永州城外》诗:“了知归近犹看堠,更有愁来即入城。” 明 袁中道 《东游日记》:“入 琅琊山 藏经院,得木匣,乃《楞伽经》也。见经中字跡,忽然汗下,了知前生。”...

南枝的意思:(1).朝南的树枝。 南朝 梁简文帝 《双燕》诗:“衔花落北户,逐蝶上南枝。” 唐 李白 《山鹧鸪词》:“ 苦竹岭 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鷓鴣飞。” 明 吴国伦 《寄远曲》:“ 章臺 杨柳緑如云,忆折南枝早赠君。”(2).比喻温暖舒适的地方。 唐 清江 《春游司直城西鸕鶿谿别业》诗:“ 越 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栖。”(3).借指梅花。 宋 苏轼 《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南枝,梅也。” 清 宋琬 《送别李素臣归荒隐草堂》诗:“相...

千春的意思:(1).千年。形容岁月长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滍水》:“石至千春,不若速朽;苞墓万古,祇彰誚辱。” 唐 杜甫 《往在》诗:“千春荐灵寝,永永垂无穷。” 闻一多 《你指着太阳起誓》诗:“‘永久’早许给了别人,粃糠是我的份,别人得的才是你的菁华--不坏的千春。”(2).寿辰。《孽海花》第二十回:“ 李 老爷的千春,我们怎会忘了。”...

逡巡的意思:◎ 逡巡 qūnxún(1) [hesitate to move forward]∶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逡巡而不敢进。——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大阉亦逡巡畏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逡巡不前。舅犯谢罪,逡巡河上。——《三国演义》(2) [in an instant]∶一刹那雁翎金甲逡巡得,钩引徐宁大解危。——《水浒传》(3) [time flows away]∶时光消失逡巡过了一年,当年是正月初一日。——《喻世明言》...

上秋的意思:孟秋。指农历七月。《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又言自二月以来,令各具精甲壮马,将以上秋南寇。” 胡三省 注:“上秋,谓七月。”...

蛇足的意思:◎ 蛇足 shézú[feet added to a snake by an ignorant artist—sth.superfluous] 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若再多说两句,岂不蛇足了。——《红楼梦》 ...

酸风的意思:(1).指刺人的寒风。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魏 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元 萨都剌 《过孙虎臣园》诗:“ 洛阳 花木尽如霞,冷雨酸风尽委沙。”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时适万籟寥寂,酸风戛窗,脉脉无言,似闻嘆息。”(2).比喻醋意。多指在男女关系上的嫉妒心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这回得了他兄弟的电报,不觉酸风勃发。” 蔡东藩 《慈禧太后演义》第八回:“那 四春娘娘 ,还疑是上天雨露,未必均沾,醋雾酸风,闹个不了。”(3).指文人迂腐拘执的习气。 张恨水 《...

枉费的意思:[释义](动)白费,空费。 [构成]并列式:枉+费 [例句]不要枉费心机了。(作谓语)[同义]白费、空费...

无神的意思:(1).不存在神明。 晋 王该 《日烛》:“奚适非道,何之无神?”(2).犹言不显灵。《法苑珠林》卷七六:“虎乃瞋曰:‘吾之奉佛供僧,而更致外寇,佛无神矣。’”(3).没有神采。如:他两眼无神,面容失色。...

相思的意思:◎ 相思 xiāngsī[lovesickness;yearning between lovers]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些些的意思:象声词。风雨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看时节,窗外雨些些。” 清 郑燮 《唐多令·寄怀刘道士并示酒家徐郎》词:“一抹晚天霞,微红透碧纱,颤西风凉叶些些。”少许,一点儿。 唐 元稹 《答友封见赠》诗:“扶牀小女君先识,应为些些似外翁。” 宋 葛长庚 《贺新郎·肇庆府送谈金华张月窗》词:“小立西风杨柳岸,觉衣单、略説些些话。” 冰心 《寄小读者》十九:“我倏忽的生了感谢与些些‘来日大难’的悲哀!”...

遥睇的意思:犹遥望。 南朝 宋 颜延之 《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侧听风薄木,遥睇月开云。” 元 贡奎 《秋日陪大学士赵公憩龙山玄真宫》诗:“遥睇空中云,超然能卷舒。”...

一笛的意思:(1).指一支笛的声音。 唐 沉彬 《金陵》诗之二:“一笛月明何处酒?满城秋色几家砧。” 宋 文天祥 《龙雾州觉海寺》诗:“一笛梅边何满子?子簔芦外笔头奴。”(2).喻轻微的风声。 唐 赵嘏 《华清宫和杜舍人》诗:“月锁千门静,天吹一笛凉。” 唐 杜牧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诗:“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臺一笛风。” 宋 陆游 《饮张公父园》诗:“梅花自避新桃李,不为高楼一笛风。”...

知闻的意思:(1).知悉;知道。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各具宣布,咸使知闻。” 唐 姚合 《送宋慎言》诗:“童稚便知闻,如今只有君。”(2).通知,告知。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王遽谓曰:‘亲家翁职守北土,信问不絶。卿但具书状知闻,未用便来。’”(3).消息。 唐 张鷟 《游仙窟》:“思神仙兮不可得,觅 十娘 兮断知闻。”(4).交结;交往。 唐 杜牧 《宣州留赠》诗:“为报眼波须稳当, 五陵 游荡莫知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 唐子西 ﹞后以党祸謫 罗浮 ,作诗云:‘...

中年的意思:◎ 中年 zhōngnián(1) [middle age]∶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人到中年(2) [medium term]∶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