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长安堰
宋末元初 · 方回
已雪又复雨,天寒行路难。
船中寒尚可,未若堰头寒。
已雨又欲雪,泥深行路迷。
岸边泥尚可,未若堰头泥。
官船买船逾十丈,终日牵攀仅能上。
小船不阔五尺者,大船塞之不容下。
堰夫惯见甘途污,轴胶缆断相号呼。
得钱赡家计未愚,不惜身如牛与猪。
人生劣可足衣食,何必来此堰头立。
船中寒尚可,未若堰头寒。
已雨又欲雪,泥深行路迷。
岸边泥尚可,未若堰头泥。
官船买船逾十丈,终日牵攀仅能上。
小船不阔五尺者,大船塞之不容下。
堰夫惯见甘途污,轴胶缆断相号呼。
得钱赡家计未愚,不惜身如牛与猪。
人生劣可足衣食,何必来此堰头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已雪:下了雪。复雨:接着下雨。
天寒:天气寒冷。
行路:行走。
难:艰难。
船中:船内。
寒尚可:还算可以忍受。
未若:不如。
堰头:岸边或堤坝头。
泥深:泥泞很深。
行路迷:行走迷失方向。
官船:官员的船。
买船:购买船只。
轴胶:绳索。
缆断:绳子断了。
赡家:养家。
计未愚:并非不明智。
不惜:不顾惜。
劣可:仅仅足够。
足衣食:满足衣食。
何必:何必。
立:站立。
翻译
已经下了雪又开始下雨,天气寒冷行走艰难。在船上虽然冷,但还不如岸上的寒气刺骨。
雨后接着下雪,道路泥泞难以行走。
岸边的泥泞还能忍受,但堰头的泥泞更甚。
官船大到超过十丈长,整天牵引也难以通过。
小船只有五尺宽,大船却塞不进去。
堰夫们习惯了脏乱的道路,绳索断裂时互相呼救。
他们赚钱养家并不愚蠢,即使身体像牛猪般劳累。
人生只要温饱即可,何苦站在这样的堰头受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与泥泞交织的冬日行旅图景。诗人通过对比船中与堰头的寒冷、岸边与堰头的泥泞,生动地展现了堰头在恶劣天气中的艰难处境。官船与小船之间的矛盾,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不公与贫富差距。
诗中“已雪又复雨,天寒行路难”一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冬日的严酷气候。“堰夫惯见甘途污,轴胶缆断相号呼”则展示了堰头工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辛劳。
而“得钱赡家计未愚,不惜身如牛与猪”一句,更是深刻地揭示出为了生存,人们即使牺牲尊严也不得不如此的悲哀现实。最后,“人生劣可足衣食,何必来此堰头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无奈与叹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深刻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