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日再赋二首其一以赞使君是日对花赋此韵诗笔落纵横而郡中修水战之具方大阅于燕公楼下也其一自叙所感忆年十五在杭州始识此花皆三丈高木尝赋诗焉(其二)
宋 · 陈与义
武林曾识最高枝,百感重逢岁月迷。
向日擘笺须彩凤,如今执楯要文犀。
向日擘笺须彩凤,如今执楯要文犀。
注释
武林:指代江湖或者广阔的社会。最高枝:比喻权势显赫或地位极高的人。
岁月迷:形容时光荏苒,人事变迁。
擘笺:撕开或书写信笺。
彩凤:象征珍贵的笔,也指代才情出众的人。
执楯:手持盾牌,这里比喻写作或表达。
文犀:犀牛角制成的有纹理的笔,象征文采。
翻译
我曾在武林中见识过最尊贵的人物,多年后再遇,感慨万千,岁月已让人迷失。昔日写信需借彩凤之笔,如今握持的武器却是需要文采犀利的文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题为《十三日再赋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与友人相聚的回忆以及对当前情境的感慨。首句“武林曾识最高枝”暗示了诗人与朋友在杭州那段时光的深厚情谊,而“百感重逢岁月迷”则流露出时光荏苒、人事变迁的复杂情绪。
接下来的两句“向日擘笺须彩凤,如今执楯要文犀”,诗人以“彩凤”和“文犀”比喻昔日的文墨交流和今日的军事行动,形象地展现了从文人雅集到现实政务的转变,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局的严肃态度和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旧日友情的怀念,又有对当前使命的担当,体现了陈与义诗歌中的历史沧桑感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