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久雨走笔五首(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早从师读易乾元,晚乃微探性命源。
道在一前包宇宙,心无二处契羲轩。
行将死矣依先冢,即合归欤理故园。
二十馀年复韦布,人生焉用两朱轓。
道在一前包宇宙,心无二处契羲轩。
行将死矣依先冢,即合归欤理故园。
二十馀年复韦布,人生焉用两朱轓。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春半久雨走笔五首(其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学问悟道和生命哲思的诗歌。
"早从师读易乾元,晚乃微探性命源。" 这两句表明诗人自小随师学习《易经》的乾卦,即创造之初的原理,而到了晚年才开始细致地探究人的本性和生命的根本。这里体现了诗人对道家的哲学思考。
"道在一前包宇宙,心无二处契羲轩。"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宇宙万物都由同一个道理统摄,而且这种道理是内心所契合的,没有其他的追求。这体现了道家“一”与“无为”的哲学。
"行将死矣依先冢, 即合归欤理故园。" 这两句则是诗人面对死亡时的心态,把自己的身体(肉身)回归到先辈的墓地,而精神则回到自然(道)的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终极和自然规律的接受与顺应。
"二十馀年复韦布,人生焉用两朱轓。" 最后两句则是在感叹时间流逝,人生的短暂。二十多年的光阴又像破旧的丝绸(韦布)一般,不知何用;而生命中的荣华富贵不过如同两根红色的丝线(两朱轓),这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物质虚幻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学问悟道、生命哲思以及对宇宙万物的思考,展现了一位宋末元初时期文人的深邃内省与超脱尘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