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章耕士以五十自吊索和诗以唁之(其一)赏析

章耕士以五十自吊索和诗以唁之(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精金跃冶中,匠氏呵不祥。
明珠投暗陬,剑者眄道旁。
托生形气中,何不齐彭殇。
朝饮中山酒,暮宿无何乡。
白眼看当道,屏迹避豺狼。
冥心随大化,奄忽以为常。
不见盐车下,何处逢孙阳。

鉴赏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设问,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人将人生比作“精金”在“冶中”的锻造过程,强调了人生的塑造需要“匠氏”的精心雕琢,但同时也暗示了命运的不可控性。接着,诗人以明珠、宝剑被弃置为例,进一步探讨了价值的相对性和命运的不公。

“托生形气中,何不齐彭殇”,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为什么有的生命如此短暂,而有的却能长寿?这种对比引发了对生命长度与质量的思考。

“朝饮中山酒,暮宿无何乡”,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越日常琐碎、接近理想状态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白眼看当道,屏迹避豺狼”,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冷漠与逃避,以及对社会不公的反感。

“冥心随大化,奄忽以为常”,这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顺从和对时间流逝的接受,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态度。

最后,“不见盐车下,何处逢孙阳”,这里引用了伯乐相马的故事,表达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自身才能未被发现的无奈和悲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命运、价值、生活态度等多方面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