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丈剑门新秋偶兴呈菽庄主人原韵(其五)
清末民国初 · 许南英
作客如僧暂挂单,一生常恐露儒酸。
蓬莱渺渺经三浅,尘世劳劳觉万难。
涂炭乡人焉浼我?衣冠公仆尚言官?孟尝门下冯谖老,祗有随身一铗看。
蓬莱渺渺经三浅,尘世劳劳觉万难。
涂炭乡人焉浼我?衣冠公仆尚言官?孟尝门下冯谖老,祗有随身一铗看。
鉴赏
这首诗以“作客如僧暂挂单”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客居他乡的短暂与孤独,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身份与文化的自我审视。“一生常恐露儒酸”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作为儒家子弟在世俗中可能显得过于书生气的担忧。
接着,“蓬莱渺渺经三浅,尘世劳劳觉万难”两句,通过对比仙境与现实,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在尘世间追求理想的艰难。诗人似乎在感叹,即便是向往的仙境也难以触及,而现实世界中的困难重重,让人感到力不从心。
“涂炭乡人焉浼我?衣冠公仆尚言官?”这两句则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质问,为何要让无辜的百姓遭受苦难,而身为官员的自己却只是空谈官职,未能真正为民众谋福利。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自己职责的反思。
最后,“孟尝门下冯谖老,祗有随身一铗看”引用了历史典故,将自己比作冯谖,后者是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孟尝君的门客,以善于计谋著称。诗人自比冯谖,表示自己虽有才智,但只能随身携带一把剑,暗示自己在现实中的无力感和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公平正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