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阎士和望池月荅人
唐 · 皎然
片月忽临池,双蛾忆画时。
光浮空似粉,影散不成眉。
孤枕应惊梦,寒林正入帷。
情知两处望,莫怨独相思。
光浮空似粉,影散不成眉。
孤枕应惊梦,寒林正入帷。
情知两处望,莫怨独相思。
注释
片月:指不完整的月亮,如弯月。忽临池:忽然照到池塘上。
双蛾:指女子的两条眉毛,常用来形容美女。
画时:描绘眉毛的时候,比喻过去的美好时光。
光浮空似粉:月光在空中浮动像撒下的白粉。
影散:倒影散乱。
不成眉:不能形成完整的眉毛形状,比喻事物不完整或心情纷乱。
孤枕:单身或孤独的人用的枕头,引申为孤独的夜晚。
惊梦:从梦中惊醒,也可理解为梦境被扰乱。
寒林:寒冷季节中的树林,带有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入帷:穿透进帷帐内,表示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交融。
情知:心里明白。
两处望: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互相眺望、思念。
莫怨:不要埋怨。
独相思:只有自己在单方面地思念对方。
翻译
月亮的碎片忽然照在池塘上,想起了描绘蛾眉的时候。月光漂浮空中如同洒落的粉,倒影散乱无法形成完整的眉形。
孤独的枕头或许会惊扰梦境,寒冷的树林正穿透进帷帐。
明知彼此都在遥望,不要埋怨只有我独自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寂且富有深情的夜景。"片月忽临池,双蛾忆画时",月光如水般流泻到池塘之中,两只蛾虫在月光下仿佛想起了它们曾经栖息的图画。这两句通过对比月光与蛾的动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伤的情境。
"光浮空似粉,影散不成眉"进一步描绘了月光在水面上的模糊和柔美,就像轻轻飘落的粉末,连月亮本身也变得不再清晰,如同画中的眉形散去,无法聚焦。这样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梦幻而又有些许迷离的情绪。
"孤枕应惊梦,寒林正入帷"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一人枕着枕头,月光如同寒冷的林木渗透进室内,让人不由得惊醒过来。这里的“帷”指的是室内的窗帘或门帘,但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如同被外界的孤寂与寒冷所包围。
"情知两处望,莫怨独相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情感。虽然身在此地,却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思念,不必怨恨这份独自承受的情愫,因为这种相思是双向的,是互通的。
整首诗通过月光、水面、蛾虫以及室内外景物,巧妙地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深情和孤寂。每一句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但又不失温柔与深情,是唐代词人在抒发个人情感时常用的手法。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细腻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