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夏日游山应制
唐 · 蔡文恭
首夏林壑清,薄暮烟霞上。
连岩耸百仞,绝壑临千丈。
照灼晚花鲜,潺湲夕流声。
悠然动睿思,息驾寻真赏。
掞彼涡川作,怀兹洛滨想。
窃吹等齐竽,何用承恩奖。
连岩耸百仞,绝壑临千丈。
照灼晚花鲜,潺湲夕流声。
悠然动睿思,息驾寻真赏。
掞彼涡川作,怀兹洛滨想。
窃吹等齐竽,何用承恩奖。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首夏:初夏。林壑:山林。
清:清爽。
薄暮:傍晚。
烟霞:云霞。
连岩:连绵的山岩。
耸:高耸。
百仞:极高的山崖。
绝壑:深谷。
千丈:千尺。
照灼:照亮。
晚花:傍晚的花朵。
潺湲:流水声。
夕流:傍晚的溪流。
睿思:智慧的思绪。
息驾:停车。
真赏:真实美景。
掞彼:想象那。
涡川:涡水之川。
洛滨:洛水之滨。
窃吹:私自吹嘘。
等齐竽:滥竽充数。
何用:哪里能。
承恩奖:承受恩宠和奖赏。
翻译
初夏时分山林格外清爽,傍晚时分云霞漫天。山崖高耸直入云端,深谷下临千尺深渊。
夕阳下花朵鲜艳照人,溪水潺潺声在傍晚回荡。
悠然之间激发了智慧的思绪,停车欣赏这真实的美景。
想象涡川的壮丽景象,怀念洛水之滨的风光。
我私下里自比滥竽充数,哪里能承受皇恩嘉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游山的生动画面。开篇“首夏林壑清,薄暮烟霞上”两句,设定了一个清新的夏日景象,林间溪谷清澈见底,傍晚时分,山峦间弥漫着柔和的烟霞。
接下来的“连岩耸百仞,绝壑临千丈”描述了一处雄伟险峻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山岩连绵不断,高达百仞(一仞约为八尺,即古代中国的长度单位),陡峭的悬壁直立,宛如刀削一般。
“照灼晚花鲜,潺湲夕流声”两句,则转向了景物与光线的和谐共鸣。阳光透过林间,照耀着傍晚时分还未凋谢的鲜花,而潺潺的溪水声响,与傍晚的宁静氛围相得益彰。
诗人随后表达了自己的心境,“悠然动睿思,息驾寻真赏”。在这美妙的山林之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宁静和愉悦。他们停下行进,寻找着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审美的享受。
“掞彼涡川作,怀兹洛滨想”两句,则是诗人回忆起了其他地方的风光,比如涡川之美,或许是对洛阳一带山水的怀念。这里流露出诗人对于不同景致的感悟和情感寄托。
最后,“窃吹等齐竽,何用承恩奖”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功名利禄的心境。在这宁静的自然之中,即便是音乐的美妙,也不如山水给予心灵的洗礼。诗人似乎在说,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奖赏或恩惠,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才是最真实的享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山林景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在自然中寻得心灵宁静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