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石斋先生见寄(其三)
花里有禽惊异客,倩将青箬换乌纱。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邹智所作的《奉和石斋先生见寄(其三)》中的一句。诗人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拜访友人家中的场景。"大忠祠下聘君家"暗示了友人住处的尊贵或与历史人物有关,"一度登门一看花"则写出诗人造访的雅兴,对花的欣赏寓含着对友人的敬意。
"花里有禽惊异客"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环境的生动,花丛中的鸟儿因陌生人的到来而感到惊讶,这既增添了访客的乐趣,也反映出主人家的宁静与自然和谐。最后的"倩将青箬换乌纱"则富有情趣,诗人请求用青色斗笠(青箬)换取友人的乌纱帽,可能是玩笑之语,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亲密无间的交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通过日常拜访的细节,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喜爱。
词语解释
登门的意思:指主动上门拜访或求助。...
君家的意思:(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看花的意思:唐 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 长安 城中看花的风俗。 唐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甲:“ 施肩吾 与 赵嘏 同年不睦, 嘏 旧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精。故 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愿借酒杯,预贺看花之喜。”...
聘君的意思:犹徵君。聘士的尊称。《梁书·止足传·陶季直》:“﹝ 陶季直 ﹞及长好学,淡於荣利,起家 桂阳王 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时人号曰聘君。”参见“ 聘士 ”。...
青箬的意思:亦作“ 青篛 ”。 1.箬竹的叶子。箬竹叶大质薄,常用以裹物。 唐 柳宗元 《柳州峒氓》诗:“青箬裹盐归峒客,緑荷包饭趁虚人。”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进茶》:“仲春上旬, 福建 漕司进第一纲蜡茶……护以黄罗软盝,藉以青篛。”(2).即青箬笠。 宋 杨万里 《后苦寒歌》:“絶怜红船黄帽郎,緑蓑青篛牵牙檣。” 宋 陆游 《一丛花》词:“何如伴我,緑蓑青箬,秋晚钓 瀟湘 。”参见“ 青箬笠 ”。...
乌纱的意思:(1).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 唐 皮日休 《夏景冲淡偶然作》诗:“祗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序》:“龙竹自携,乌纱不整;异貌无匹,华姿若生。”《平山冷燕》第一回:“喝声未絶,只见班部中闪出一官,乌纱象简,趋跪丹墀。”(2).泛指官帽。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辞职》:“想当年司宪护高牙,误军事褫乌纱,如炉王法便追拿。”参见“ 乌纱帽 ”。(3).借指官位。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与之大夫》:“覷了这人情笑杀,可道当今底是识乌纱。”参见“ 乌纱帽 ”。(4)....
下聘的意思:◎ 下聘 xiàpìn[give bride-price] 旧时称男家向女家致送定婚财礼...
异客的意思:(1).外宾;外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宋书·王球传》:“ 球 公子简贵,素不交游,筵席虚静,门无异客。”(2).作客他乡的人。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3).形状古怪的客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壶史》:“ 邢 尝谓其徒曰:‘三五日有一异客,君等可为予各办一味也。’数日…… 邢 下山延一客,长五尺,阔三尺,首居其半。”...
一度的意思:◎ 一度 yīdù(1) [on one occasion;once]∶曾经,从前一度是很快乐的(2) [for a time]∶有过一次他因病一度休学...
大忠祠的意思:祠名。祀 宋 末 文天祥 、 陆秀夫 、 张世杰 三忠臣。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大忠祠》:“ 广东 省城有 大忠祠 ,祀 宋 文天祥 、 陆秀夫 、 张世杰 。而 新会 之 厓山 ,亦有 大忠祠 ,祀此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