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曲(其三)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天生一片素馨田,来作炎洲士女妍。
多食荔支颜更好,楼船不隔碧纱烟。
多食荔支颜更好,楼船不隔碧纱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湖的美景与荔枝的诱人魅力,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天生一片素馨田”,开篇以“素馨”比喻东湖的纯净与美丽,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东湖的喜爱之情。“来作炎洲士女妍”,进一步点明东湖之于炎洲(泛指炎热之地)的特殊意义,如同美女般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使炎洲不再单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多食荔支颜更好”,巧妙地将荔枝与人的容颜联系起来,暗示在东湖的滋养下,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精神焕发。荔枝不仅美味可口,还象征着健康与幸福,为诗中的画面增添了丰富的意蕴。
“楼船不隔碧纱烟”,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楼船在碧绿的烟雾中若隐若现,既展现了东湖的广阔与深邃,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没有隔阂与纷扰,只有宁静与美好。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生活的恬静美好。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东湖美景及荔枝的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和谐社会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