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七十首(录一十三首)(其五)
缅怀鹫岭地,兹夕降奢摩。
明星一悟法,慈悲周九阿。
撚花陟宝座,花影何婀娜。
阿难笑传意,外道生障魔。
岂期一茎草,可为千丈柯。
历劫已无数,未来今已过。
嗟予禀夙愆,幸得渡慈波。
巍巍鸡足山,众宝何嵯峨。
一自法鼓息,昏夜徒吹螺。
禅解既已鲜,支离何众多。
空有澄观理,不聆帝子歌。
遂使阎屠人,终日疲婆娑。
真性了无取,千载如一俄。
颠倒识浪中,仡仡复蹉蹉。
哀哉此众生,忍闻修多罗。
渡海必以筏,无筏难涉河。
渡竟还自渡,由旬与刹那。
寄言后世士,讽诵无怠跎。
词语解释
阿难的意思:见“ 阿难陀 ”。...
宝座的意思:[释义](名)指帝王或神佛的座位。 [构成]偏正式:宝(座 [例句]伪皇宫陈列着皇帝的宝座。(作宾语)...
传意的意思:传达思想内容或情意。《庄子·天道》“而世因贵言传书” 唐 成玄英 疏:“夫书以载言,言以传意。” 明 沉鲸 《双珠记·北斗化僧》:“纤云舒巧,飞星传意。”...
吹螺的意思:见“ 吹大法螺 ”。...
慈悲的意思:[释义](形)对人关怀,侧重指关怀而怜悯(原是佛教用语)。 [构成]并列式:慈+悲 [例句]观音菩萨很慈悲。(作谓语)[同义]慈善[反义]残忍...
嵯峨的意思:◎ 嵯峨 cuó’é[high and steep(mountain)] 形容山势高峻故园不可见,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山顶嵯峨怪石嵯峨...
蹉蹉的意思:虚度;失时。 清 史善长 《闻述庵先生予告归籍率成长句奉寄》:“蹔託 江 湘 亦偶然,蹉蹉揽镜惜华颠。”...
帝子的意思:◎ 帝子 dìzǐ[princes and princesses] 帝王的子女...
颠倒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 :上下、前后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把桌子颠倒过来。(作谓语) (2) (动)错乱。神魂颠倒。(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颠+倒...
多罗的意思:(1).梵文Pattra的译音。亦译作“贝多罗”。树名。即贝多树。形如棕榈,叶长稠密,久雨无漏。其叶可供书写,称贝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恭建那补罗国》:“城北不远有多罗树林,周三十餘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莫不採用。” 唐 杜甫 《山寺》诗:“吾知多罗树,却倚莲花臺。”参阅《翻译名义集·林木》。(2).食器。《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 毗騫王 ﹞常遗 扶南王 纯金五十人食器,形如圆盘,又如瓦塸,名为多罗,受五升,又如椀者受一升。”(3).脂粉盒。《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 南朝 ...
婀娜的意思:◎ 婀娜 ēnuó[graceful] 轻盈柔美貌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华容婀娜,令我忘餐。——曹植《洛神赋》一个女子婀娜的背影...
法鼓的意思:佛教法器之一。举行法事时用以集众唱赞的大鼓。亦指禅寺法堂东北角之鼓,与茶鼓相对。《法华经·化城喻品》:“击于大法鼓,而吹大法螺。”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法鼓琅以振响,众香馥以扬烟。” 唐 李白 《登瓦官阁》诗:“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红楼梦》第十五回:“早又前面法鼓金鐃,幢幡宝盖: 铁欖寺 中僧众摆列路旁。” 赵朴初 《东京大街上大步踏》诗:“广播车在前面讲着话,僧人的法鼓在后面打。”...
讽诵的意思:(1).背诵。《周礼·春官·瞽蒙》:“讽诵诗,世奠繫。” 郑玄 注:“讽诵诗,谓闇读之不依咏也。”《汉书·艺文志》:“ 孔子 纯取 周 诗,上采 殷 ,下取 鲁 ,凡三百五篇。遭 秦 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南史·文学传·任孝恭》:“精力勤学,家贫无书,常崎嶇从人假借,每读一遍,讽诵略无所遗。”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古之言文章者,不专在竹帛讽诵之间。”(2).朗读;诵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田鹏鸞 ﹞年十四五,初为閽寺,便知好学,怀袖握书,晓夕讽诵。” ...
仡仡的意思:(1).壮勇貌。《书·秦誓》:“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 孔 传:“仡仡壮勇之夫,虽射御不违,我庶几不欲用。”《汉书·李寻传》:“昔 秦穆公 説諓諓之言,任仡仡之勇,身受大辱,社稷几亡。” 宋 曾巩 《祭欧阳少师文》:“公在庙堂,总持纪律……独立不回,其刚仡仡。” 章炳麟 《徐锡麟等哀辞》:“仡仡 秋子 ,风霆流形。”(2).高耸貌。《诗·大雅·皇矣》:“ 崇 墉仡仡。” 高亨 注:“仡仡,同屹屹,高耸貌。”(3).勤苦貌。仡,通“ 劼 ”。《晏子春秋·内杂下六》:“名山既多矣,松柏既茂矣,望之...
仡仡的意思:(1).壮勇貌。《书·秦誓》:“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 孔 传:“仡仡壮勇之夫,虽射御不违,我庶几不欲用。”《汉书·李寻传》:“昔 秦穆公 説諓諓之言,任仡仡之勇,身受大辱,社稷几亡。” 宋 曾巩 《祭欧阳少师文》:“公在庙堂,总持纪律……独立不回,其刚仡仡。” 章炳麟 《徐锡麟等哀辞》:“仡仡 秋子 ,风霆流形。”(2).高耸貌。《诗·大雅·皇矣》:“ 崇 墉仡仡。” 高亨 注:“仡仡,同屹屹,高耸貌。”(3).勤苦貌。仡,通“ 劼 ”。《晏子春秋·内杂下六》:“名山既多矣,松柏既茂矣,望之...
后世的意思:[释义](名)后代。《诗经》和《楚辞》对~的文学有很大的影响。(作定语) [构成]偏正式:后(世...
昏夜的意思:◎ 昏夜 hūnyè[night dark] 昏暗的夜;夜里...
寄言的意思:(1).犹寄语、带信。《楚辞·九章·思美人》:“愿寄言於浮云兮,遇 丰隆 而不将。” 唐 元稹 《遣兴》诗之五:“寄言抱志士,日月东西跳。” 明 袁宏道 《祝雨》诗:“寄言行雨儿,莫下山头去。”(2).谓把某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诗文之中。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是故復之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宋书·谢灵运传论》:“自 建武 暨乎 义熙 ,歷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耳。”...
既已的意思:(1).已经。《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 ,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 、 蓟 、 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3).既然已经。 宋 苏轼 《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
鹫岭的意思:(1). 鹫山 。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 雪山 罗汉之论, 鷲岭 菩提之法,本无极际,何可胜言。” 倪璠 注:“ 鷲岭 在 王舍城 ,梵云 耆闍崛山 是也。” 唐 李邕 《<东林寺碑>序》:“ 尼邱 啟於 夫子 , 鷲岭 保於 释迦 。” 清 张芳 《黛史》:“ 鷲岭 之言,有色诸天,兼乎粗妙,形坠即欲,情超即禪,分界有三,本一境耳。”(2).借指佛寺。 宋 苏轼 《海会殿上梁文》:“庶几 鷲岭 之雄,岂特 鵞湖 之冠。” 明 夏完淳 《题昆山水月殿》诗:“ 鷲岭 岧嶢 谷...
九阿的意思:(1).古地名。以山坡多曲折而得名。《穆天子传》卷五:“天子西征,升 九阿 。” 郭璞 注:“疑今 新安县 十里 九坂 也。” 汉 张衡 《东京赋》:“西阻 九阿 ,东门于 旋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 洛水 东逕 九曲 南,其地十里,有坂九曲。《穆天子传》所谓天子西征,升於 九阿 ,此是也。”(2).泛指高低起伏的山峦。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八二:“垂影临层城,餘光照九阿。”...
空有的意思:(1).佛教语。空,指法性;有,指幻相。谓相反相成的真俗两谛。《佛地经论》卷四:“菩萨藏,千载已前,清净一味,无有乖諍;千载已后,乃兴空有二种异论。”《后汉书·西域传论》:“详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 李贤 注:“不执著为空,执著为有;兼遣谓不空不有,虚实两忘也。”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二諦现空有之津,二智包权实之底。” 宋 王安石 《望江南·归依三宝赞》词:“普愿众生同我愿,能於空有善思惟。”(2).徒有;只有。 后蜀 欧阳炯 《江城子》词:“空有 姑苏臺 上月,如 ...
来今的意思:◎ 来今 láijīn[days to come] 从今往后往古来今...
历劫的意思:佛教语。谓宇宙在时间上一成一毁叫“劫”。经历宇宙的成毁为“歷劫”。后统谓经历各种灾难。 南朝 梁 沉约 《为文惠太子礼佛愿疏》:“歷劫多幸,夙世善缘。” 金 刘迎 《连日雪恶用聚星堂雪诗韵》:“后生旷世安敢望,故事歷劫徒能説。”《红楼梦》第一二○回:“岂知 宝玉 是下凡歷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 清 谭嗣同 《<仁学>自序》:“歷劫之下,度尽诸苦厄。”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歷劫而久者,金石之所以贵。”...
了无的意思:全无;毫无。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空有疲困之劳,了无錙銖之益也。” 唐 李白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序:“自小驯狎,了无惊猜。” 清 袁枚 《新齐谐·山阴风灾》:“二十四日晨起,天气清和,了无变态。”...
缅怀的意思:◎ 缅怀 miǎnhuái[cherish the memory of;think of past events] 遥念,追思缅怀亡友...
明星的意思:[释义](1) (名)古书上指金星。 (2) (名)旧时称有名的电影演员或交际场中有名的女子。 [构成]偏正式:明(星 [例句]阮玲玉是一颗过早陨落的明星。(作宾语)...
婆娑的意思:[释义](形)盘旋(多指舞蹈)。联绵式。~起舞。(作状语)树影~。(作谓语)...
千丈的意思:极言其长、高、深。《史记·货殖列传》:“薪稾千车,船长千丈。” 北周 庾信 《终南山义谷铭》:“壁立千丈,峯横万仞。”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七:“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
千载的意思: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清和的意思:清静和平。《隶续·汉司空掾陈寔残碑》:“ 陈寔 仲躬 者,含圣喆之清龢。”参见“ 清和 ”。(1).天气清明和暖。 三国 魏 曹丕 《槐赋》:“天清和而湿润,气恬淡以安治。” 前蜀 韦庄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 剑门 西。” 宋 潘元质 《丑奴儿慢》词:“愁春未醒,还是清和天气。” 李大钊 《青春》:“远从 瀛岛 ,反顾祖邦,肃杀鬱塞之象,一变而为清和明媚之象矣。”(2).清静和平。形容升平气象。 汉 贾谊 《新书·数宁》:“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
如一的意思:◎ 如一 rúyī[consistent] 相同;一致;没有差别始终如一表里如一...
刹那的意思:[释义](形)极短的时间、瞬间。一~。〈外〉印度语。...
世士的意思:(1).当世之士;文士。《尸子》卷上:“身者,璽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使贤者教子以为世士,则天下诸侯莫敢不敬。”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世士相激,文书传称之,莫谓不然。” 宋 曾巩 《上蔡学士书》:“噫!自 汉 降戾后,世士之盛,未有若 唐 也。”(2).世俗之士。《孔丛子·陈士义》:“夫君子之交於世士,亦取其一节而已。”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假令世士移博弈之力,用之於《诗》、《书》,是有 颜 閔 之志也。” 宋 沉作喆 《<寓简>序》:“ 庄周 氏疾夫世士之沉浊不可与 庄...
首夏的意思:始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三国 魏 曹丕 《槐赋》:“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唐 魏徵 《暮秋言怀》诗:“首夏别京辅,杪秋滞三河。” 吴沛霖 《春尽日寄林三金陵》诗:“倘许一缄重报我,但言首夏莫言春。”...
屠人的意思:(1).杀人。《太平御览》卷八二八引《凉州异物志》:“ 大秦 之国,断手去躯,操刀屠人。”(2).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 清 鲁一同 《卖耕牛》诗:“牛不能言但呜咽,屠人磨刀向牛説。”...
外道的意思:(1).佛教徒称本教以外的宗教及思想为外道。 南朝 梁 沉约 《枳园寺刹下石记》:“魔众稽顙,外道屈膝;抽薪止火,折剑摧锋。”《陈书·傅縡传》:“三论之兴,为日久矣。 龙树 创其源,除内学之偏见; 提婆 扬其旨,荡外道之邪执。欲使大化流而不拥,玄风阐而无坠。”《景德传灯录·迦毗摩罗》:“第十三祖 迦毗摩罗 者, 华氏国 人也。初为外道,有徒三千,通诸异论,后於 马鸣 尊者得法。”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卷四:“予闻 释 氏之论曰:欲破彼宗,先善本宗。故佛在世日,西域有三十六种外道,每种各以其艺,咸来...
巍巍的意思:[释义](形)形容高大。 [同音]微微...
未来的意思:[释义](1) (形)就要到来的;为期很近的(时间)。 (2) (形)还没有到来的;为期较远或很远的。 (3) (名)将要到来的较远的时间。 (4) (名)光明的前景。 (5) (名)希望。 [构成]偏正式:未〔来 [例句]未来的世界是你们的。(作定语)展望未来;明天会更美好。(作宾语)未来还是个未知数。(作主语)[反义]现在、过去...
无数的意思:◎ 无数 wúshù(1) [countless;numberless;innumerable]∶无法计数,指数量极多可能的组合是无数的(2) [be uncertain;do not know for certain]∶不知底细胸中无数...
无取的意思:(1).不取为己有。《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东观汉记·张堪传》:“时 述 珍寳珠玉,委积无数, 堪 録簿上官,秋毫无取。”(2).不足取。 晋 王谧 《重答桓太尉书》:“自谓拟心宗辙,其理难尚,非谓礼拜之事,便为无取也。” 唐 杜甫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诗:“盛名富事业,无取媿高贤。” 浦起龙 心解:“无取,谓一无足取。” 宋 秦观 《王俭论》:“大节丧矣,虽有一时之美,一日之长,足以夸污世而矫流俗,君子无取焉。”...
熙阳的意思:和煦的阳光。 唐 韦应物 《西郊燕集》诗:“羣山靄遐瞩,緑野布熙阳。”...
夏时的意思:夏 代的历法。《礼记·礼运》:“ 孔子 曰:‘我欲观 夏 道,是故之 杞 而不足徵也,吾得 夏 时焉。’” 郑玄 注:“得 夏 四时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小正》。”《论语·卫灵公》“行 夏 之时” 宋 朱熹 集注:“夏时,谓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为岁首也。”指夏天。《周礼·天官·食医》:“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夏时自然思量父的热,便自要去求箇凊的道理。”...
幸得的意思:(1).幸而;幸亏。《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臣幸得待罪行间,赖陛下神灵,军大捷,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儒林外史》第十五回:“他原来结交我是要借我骗 胡三公子 ,幸得 胡 家时运高,不得上算。” 沙汀 《一个秋天的晚上》:“‘哎呀,今晚上幸得遇到你们!’她深感庆幸地说。”(2).有幸能够。 宋 欧阳修 《<梅圣俞诗集>序》:“若使其幸得用於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 宋 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歟!”...
修多的意思:见“ 修多罗 ”。...
一自的意思:犹言自从。 唐 杜甫 《復愁》诗之五:“一自风尘起,犹嗟行路难。”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二折:“一自为臣不曾把君诳;这场勾当,不由我索君王行醖酿箇谎。”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之四:“一自美人和泪去,河山终古是天涯。”...
一茎的意思:(1).原意为植物的一条茎,后表数量,多用于条状物。 汉 焦赣 《易林·震之师》:“一茎九缠,更用牵挛,宿明俯仰,不得东西。” 晋 王嘉 《拾遗记·方丈山》:“莎萝草细大如髮,一茎百寻。” 唐 白居易 《初见白发》诗:“白髮生一茎,朝来明镜里,勿言一茎少,满头从此始。” 明 无名氏 《宫词》:“况我瘦身躯怎和愁肠挣,刚剩得担害怕恩情骨一茎。”(2).中医术语,脐带。 明 李中梓 《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论》:“婴儿未成,先结胞胎,其象中空,一茎透起,形如莲蕊。一茎即脐带,莲蕊即两肾,而命寓焉。”...
由旬的意思:[梵yojana]古 印度 计程单位。一由旬的长度,我国古有八十里、六十里、四十里等诸说。见《翻译名义集·数量》。 北周 庾信 《奉和法筵应诏》:“千柱莲花塔,由旬紫柑园。”《法苑珠林》卷三:“八拘卢舍为一由旬,合有四十里。”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贝编》:“ 积崖山 高三百由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齐天大圣》:“遂觉云生足下,腾踔而上,不知几百由旬。”...
震旦的意思:◎ 震旦 zhèndàn[ancient Indian name of China] 古代印度人称中国诺矩罗居 震旦东南大海际 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宋· 沈括《梦溪笔谈》...
真性的意思:◎ 真性 zhēnxìng(1) [real]∶真的真性近视(2) [nature]∶本性;天性颠倒困踣之极,乃得彻见真性。——明· 李贽《答马历山书》...
支离的意思:◎ 支离 zhīlí(1) [broken;fragmented;disorganized]∶分散;残缺;没有条理支离破碎(2) [thin and weak]∶瘦弱;衰弱...
终日的意思:◎ 终日 zhōngrì[all day] 从早到晚终日忙忙碌碌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众生的意思:◎ 众生 zhòngshēng(1) [all living creatures]∶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芸芸众生(2) [domestic animal] 〈方〉∶畜生...
众多的意思:◎ 众多 zhòngduō[multitudinous;many;nu merous] 为数很多人口众多士卒众多。——《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修多罗的意思:梵语音译,指佛教经典。也写作“修妬路”、“素怛囕”、“苏怛囉”、“修单兰多”。《法门名义集·理教品》:“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又亦省作“ 修多 ”。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盖闻 如来 説法,万万 恒 沙……岂直优波提舍、祗夜修多而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