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集庆寺浩公房
草生龙甃涸,花落雁堂虚。
碧殿栖金像,香斋报木鱼。
看春重借榻,犹得饭园蔬。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朱朴的《宿集庆寺浩公房》描绘了一幅荒凉又生机勃勃的寺庙景象。首联“野寺摧残后,山僧起废初”写的是寺庙在经历过风雨摧残后,山中的僧人开始修复和重建,体现了僧人的坚韧与慈悲。颔联“草生龙甃涸,花落雁堂虚”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环境的破败,龙井干涸,雁堂空寂,但仍有生命力顽强的草木点缀其中。
颈联“碧殿栖金像,香斋报木鱼”转而描绘了寺庙内部的场景,金身佛像静静地坐在碧色殿堂,僧人在香斋敲击木鱼,诵经声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修行氛围。尾联“看春重借榻,犹得饭园蔬”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羡慕,他们即使生活简朴,也能在春天里借榻休息,自给自足,享受自然之乐。
整首诗以寺庙的衰败与僧人的坚守为线索,展现了僧人生活的清苦与禅意,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禅宗意境。
词语解释
碧殿的意思:金碧辉煌的殿堂。 唐 沉佺期 《游少林寺》诗:“紺园澄夕霽,碧殿下秋阴。” 唐 杨巨源 《早朝》诗:“朝时但向丹墀拜,仗下方从碧殿回。” 唐 崔橹 《华清宫》诗之一:“草遮回磴絶鸣鑾,云树深深碧殿寒。”...
摧残的意思:◎ 摧残 cuīcán[wreck;devastate] 使受严重损失;残害百般摧残...
借榻的意思:借人床榻睡觉。犹借宿。 宋 秦观 《寄题赵侯澄碧轩》诗:“何日解衣容借榻,卧听螭口泻泠泠。” 金 元好问 《外家南寺》诗:“白头来往人间徧,依旧僧窗借榻眠。”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余年十八,受知于 浙 督 程 公 元章 ,送入 万松书院 肄业,离家二十里,夜不能归,輒借榻 湖州 沉谦之 、 永之 寓所。”...
金像的意思:见“ 金象 ”。...
落雁的意思:同“ 落雁沉鱼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莫空辜落雁娇容,再完成驾鹊良缘。”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柔卿 和云:‘生小原无落雁容,秋风偶觉病身慵。’”...
木鱼的意思:◎ 木鱼 mùyú[wooden fish—a percussion instrument] 一种打击乐器,原为僧尼念经、化缘时敲打的响器,用木头做成,中间镂空...
起废的意思:(1).重新建树、恢复已被废置的事和物。《史记·太史公自序》:“ 孔子 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宋 苏轼 《濠州七绝·四望亭》:“敢请使君重起废,落霞孤鶩换新铭。” 明 宋濂 《四明佛陇禅寺兴修记》:“禪师既至,升座説法已,环顾而嘆,且曰:‘起废吾之责也,四辈其无忧。’”(2).重新起用已被贬黜的官吏。 宋 苏轼 《送程建用》诗:“今年闻起废, 鲁 史復光景。”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下:“ 柳子厚 附丽小人以待罪天子,所谓自貽伊戚者,安於流落可也,而乃刺讥怨懟...
山僧的意思:(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野寺的意思:野外庙宇。 唐 韦应物 《酬令狐司录善福精舍见赠》诗:“野寺望山雪,空斋对竹牀。” 宋 苏轼 《游杭州山》诗:“山平村坞迷,野寺鐘相答。” 清 张锡祚 《谒韦刺史祠》诗:“道心栖野寺,诗思冷秋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