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僧自文见赠四首(其四)
宋末元初 · 方回
莫诧横磨剑,宁为没字碑。
问花惊兔麦,赋药护羊蓍。
今我都无事,非公不作诗。
夜窗各坚坐,两地月明知。
问花惊兔麦,赋药护羊蓍。
今我都无事,非公不作诗。
夜窗各坚坐,两地月明知。
翻译
不必惊讶那磨砺出的剑,我宁愿它是无字的石碑。询问花朵是否惊扰了兔子,又为羊群写下保护的草药。
如今国家太平无事,没有你我就不会写诗。
夜晚窗户下各自坚守,两地的月光互相照见。
注释
莫诧:不必惊讶。横磨剑:磨砺出的剑。
宁为:宁愿是。
没字碑:无字的石碑。
问花:询问花朵。
惊兔:惊扰兔子。
麦:麦田。
赋药:写下保护的草药。
护羊蓍:保护羊群的草药。
都:国家。
无事:太平无事。
公:你。
作诗:写诗。
夜窗:夜晚窗户。
坚坐:坚守。
两地:两地。
月明知:互相照见的月光。
鉴赏
这是一首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体现了诗人与僧自文之间的情谊和文学创作的快乐。诗中“莫诧横磨剑,宁为没字碑”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怀,不愿随波逐流,也不求刻意标新立异,只愿默默无闻,如同无字之碑。
接下来的“问花惊兔麦,赋药护羊蓍”则是对僧自文的友好询问和关心。诗人通过提问花开、兔惊、麦熟以及用草药保护羊群的情景,展现了两人的日常生活和相互间的情谊。
“今我都无事,非公不作诗”表达了诗人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只有与僧自文相处时才会产生写诗的冲动。这里体现了友情对文学创作的激励作用。
最后,“夜窗各坚坐,两地月明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诗人和僧自文分别在各自的窗前 坐着,虽然相隔两地,但都能感受到同一轮明亮的月光,这象征了心灵的沟通与理解。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一种超越物质距离的精神交流,以及友谊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