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成修堂见寄吟稿韵二首(其一)
宋末元初 · 陈杰
吟屋青山万垒间,割来风月少陵坛。
可怜云树相望地,今作江东渭北看。
可怜云树相望地,今作江东渭北看。
注释
吟屋:诗人居住的地方。青山:青翠的山峦。
万垒间:众多的营垒或军事防御工事。
割来:仿佛从诗文中汲取而来。
风月:指代美好的自然景色和诗情画意。
少陵坛: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墓地,这里借指诗的世界。
可怜:令人惋惜。
云树:高耸入云的树木。
相望地:遥望的地方。
江东:长江下游地区,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渭北:渭河以北,这里泛指长安一带,杜甫曾在此生活。
翻译
在青山环绕的吟屋中,我置身于万座营垒之间,在这里,我仿佛从风月诗篇中割取,来到少陵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吟屋青山万垒间",诗人身处青山环绕的小屋中,四周是连绵的山峦,环境清幽,仿佛与世隔绝。"割来风月少陵坛",这里的"割来"或许是指诗人将自然的风月美景视为己有,暗喻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以杜甫的少陵坛(杜甫在长安的居所)为典故,表达了对高雅文化的向往。
"可怜云树相望地",诗人感慨眼前虽有如云的树木,但它们却不能像在故乡那样彼此相邻,暗示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或故土的思念之情。"今作江东渭北看",将自己比作杜甫在长安时的境遇,江东指诗人当前所在之地,渭北则可能代表故乡或友人所在之处,通过空间的对比,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以及对故乡和友情的深深怀念。陈杰作为宋末元初的文人,他的诗歌风格往往情感深沉,这首诗正是体现了这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