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建昌悬宿余氏祠堂赏析

建昌悬宿余氏祠堂

清 · 汪全泰
暂借空祠宿,黄昏不见人。
风镫寻县吏,尘榻傍山神。
半夜明残月,孤峰寄一身。
杜鹃啼未歇,衣上又行尘。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汪全泰的《建昌悬宿余氏祠堂》描绘了作者在祠堂中度过的一夜。首句“暂借空祠宿”表达了诗人对临时栖身之所的感慨,祠堂空寂无人,显得孤独而神秘。接下来的“黄昏不见人”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荒凉。

“风镫寻县吏”写诗人寻找可能的帮助或线索,但只能依靠微弱的风灯,暗示了环境的偏僻和困难。他与“尘榻傍山神”相伴,榻上积满尘埃,更显出生活的艰辛和自然环境的粗砺。

“半夜明残月”描绘了深夜的景象,明亮的月亮虽已残缺,但仍能照亮前行的道路,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一句“杜鹃啼未歇,衣上又行尘”,以杜鹃的啼声不断和衣上的尘土,寓言了诗人旅途的疲惫和内心的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