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访寂上人不遇赏析

和访寂上人不遇

唐 · 陆龟蒙
芭蕉霜后石栏荒,林下无人闭竹房。
经抄未成抛素几,锡环应撼过寒塘。
蒲团为拂浮埃散,茶器空怀碧饽香。
早晚却还宗炳社,夜深风雪对禅床。

拼音版原文

jiāoshuānghòushílánhuānglínxiàrénzhúfáng
jīngchāowèichéngpāo

huányìnghànguòhántáng
tuánwèiāisànchákōng怀huáixiāng

zǎowǎnquèháizōngbǐngshèshēnfēngxuěduìchánchuáng

注释

芭蕉:一种热带植物,叶子宽大。
霜后:指秋季降霜之后。
石栏荒:形容环境冷清、荒凉。
竹房:用竹子建造的小屋。
经抄:佛经的抄写。
素几:白色的几案。
锡环:寺庙中的金属环,可能用于敲击祈福。
寒塘:寒冷的池塘。
蒲团:僧人打坐用的垫子。
浮埃:灰尘。
碧饽香:碧绿的茶饼散发出的香气。
宗炳社:宗炳,古代画家,这里泛指隐居生活。
禅床:僧人打坐的床榻。

翻译

芭蕉叶子在秋霜之后显得荒凉,石栏杆下的树林空无一人,竹屋紧闭。
还未完成的佛经抄写被丢在一旁的白色几案上,锡制的佛环可能因风声而摇动,越过寒冷的池塘。
蒲团上轻轻拂去尘埃,虽然茶具空置,仍怀想碧绿的茶饼香气。
早晚有一天我会回归宗炳那样的隐居生活,夜晚在风雪中静坐禅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开篇“芭蕉霜后石栏荒”写出了秋后的萧瑟之感,芭蕉叶被霜冻枯黄,连同石制的栏杆都显得荒凉无人问津。紧接着“林下无人闭竹房”则进一步渲染了僧侣隐居的孤独与静谧,他们在林间的小屋里默坐。

“经抄未成抛素几”表明僧侣正在抄写经文,但却被迫中断,可能是因为天气转凉或其他原因。此处“素几”暗示了简约的生活状态。随后的“锡环应撼过寒塘”则描绘了僧侣在严寒中行走时,脚步声响彻于空旷的山谷。

第三句“蒲团为拂浮埃散”写出了僧侣坐禅时使用的蒲团(一种坐垫)被轻轻地吹起尘埃,这是因为环境静谧至极,连尘埃都能清晰可见。紧接着的“茶器空怀碧饽香”则表现了僧侣虽然生活简单,但仍然保留着品茶的雅兴,尽管茶器中已无茶叶,只余下淡淡的茶香。

最后两句“早晚却还宗炳社,夜深风雪对禅床”表达了僧侣每日清晨与傍晚仍旧回到名为宗炳的寺庙或佛学研讨之所。夜晚则是风雪交加,但僧侣依然坐在禅床上,这不仅展示了他们对信仰的坚持,也映射出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自在的人生态度。

诗中充满了对静谧生活的描绘,以及僧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僧侣们追求心灵净化与精神昇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