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顷以多故绝不作诗春暮霖潦为灾谷未入土恐有过时之忧聊命纸笔以谂同志云赏析

顷以多故绝不作诗春暮霖潦为灾谷未入土恐有过时之忧聊命纸笔以谂同志云

明 · 史鉴
生生本阳德,万物咸华滋。
穷阴忽为咎,积雨无晴时。
颠风泛洪涛,荡决渰畬菑。
沟壑有遗民,憔悴半流离。
空林少烟火,晨膳夕无炊。
县官急租税,督责烦鞭笞。
但知赴期会,谁能恤寒饥。
日月更相送,春事奄无遗。
过时而不耕,秋成安可期。
虽有劝农令,文具亦何为。
传闻盗贼起,民穷多致斯。
咄唶有深忧,岂惟漆室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的一幅社会图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苦难。

首句“生生本阳德,万物咸华滋”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开篇,寓意着自然界的繁荣与生命力。然而,随后的“穷阴忽为咎,积雨无晴时”两句,转折突兀,暗示了自然界中突然降临的阴霾与连绵不绝的雨水,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灾难。

接着,“颠风泛洪涛,荡决渰畬菑”描述了狂风暴雨带来的洪水灾害,农田被毁,生计受损。而“沟壑有遗民,憔悴半流离”则进一步描绘了灾后人民的困苦生活,许多人流离失所,生活艰难。

“空林少烟火,晨膳夕无炊”表现了灾后村庄的荒凉景象,人们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县官急租税,督责烦鞭笞”揭示了官府在灾情中的冷漠与苛政,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但知赴期会,谁能恤寒饥”表达了对官府只顾征税不顾民生疾苦的不满。

“日月更相送,春事奄无遗”感叹时间的流逝,春天的美好转瞬即逝,而“过时而不耕,秋成安可期”则担忧错过农时,秋天的收获将成泡影。“虽有劝农令,文具亦何为”表达了对政府政策效果的质疑,即使有劝农的法令,也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传闻盗贼起,民穷多致斯”指出盗贼横行也是导致社会动荡的原因之一。“咄唶有深忧,岂惟漆室葵”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反映了明朝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