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雁台诗赏析

雁台诗

明 · 徐渭
左江右湖,名山有台。
近阳背阴,雁为之来。
江海之大,矰缴丸矢。
待雁不来,凉空覆水。
主人有马,客亦有舟。
出自郭门,于焉遨游。
群焉以栖,人亦雁尔。
庄周为蝶,孰揆厥理。
买雁放生,入云出塞。
有问炙者,张目不对。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雁台诗》。全诗以雁为主题,描绘了雁在自然环境中的迁徙与生活状态,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开篇“左江右湖,名山有台”,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江河湖泊环绕,名山上有雁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接着,“近阳背阴,雁为之来”一句,点明了雁群的迁徙规律,它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选择温暖向阳的地方栖息。

“江海之大,矰缴丸矢”则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箭矢和丸药象征着人类捕猎的行为,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接下来的“待雁不来,凉空覆水”,通过雁的缺席,营造了一种空旷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似乎在等待着雁群的归来。

“主人有马,客亦有舟。出自郭门,于焉遨游。”这一部分转而描述了人在自然中的活动,无论是骑马还是乘舟,人们在自然中自由地游历,与雁群形成了某种相似的生活状态。最后,“群焉以栖,人亦雁尔”一句,将人与雁的关系进行了类比,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庄周为蝶,孰揆厥理”引用了庄子的典故,探讨了生命本质与存在的意义,引人深思。而“买雁放生,入云出塞”则是诗人对保护自然、尊重生命的呼吁,体现了对生态平衡的重视。

最后一句“有问炙者,张目不对”则以一个疑问结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让人思考如何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又能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雁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独到见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