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徐州
三年同旅雁,一饭厌河鱼。
赤叶寒林晓,黄茅野市虚。
昔时溪水上,日出卧深庐。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用的《至徐州》描绘了夜晚戍边士兵的艰辛生活和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远戍收宵柝”写出了士兵们在遥远的边疆,直到深夜还在收起巡逻的梆子,显示出军营生活的紧张与纪律。次句“高风动雪车”则通过高风吹过积雪的场景,暗示了环境的严寒和行军的艰难。
“三年同旅雁”运用比喻,将长期在外征战的士兵比作南飞的大雁,表达了他们离家已久,如同大雁般孤独和漂泊。接下来,“一饭厌河鱼”则写出士兵们对日常饮食的厌倦,即使是黄河之鱼也无法提起他们的食欲,反映出生活的单调和艰苦。
“赤叶寒林晓”描绘的是清晨寒林中红色树叶的景色,虽然寒冷,但仍有生机,暗示着希望的存在。而“黄茅野市虚”则描绘了野外市场的荒凉,进一步强化了旅途的寂寥。
最后两句“昔时溪水上,日出卧深庐”回忆起往昔在溪水边的生活,那时还能在日出时分悠闲地躺在小屋中,与现在戍守边疆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诗人对过去平静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戍边士兵的艰辛生活,以及他们对家乡和往昔生活的深深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词语解释
风动的意思:◎ 风动 fēngdòng[pneumatic] 空气压力使运动或作功风动工具...
高风的意思:(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高风的意思:(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寒林的意思:(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
河鱼的意思:◎ 河鱼 héyú[diarrhoea] 腹泻河鱼腹疾,奈何?——《左传·宣公十二年》。疏:“如河中之鱼,久在水内,则生腹疾。”...
旅雁的意思:指南飞或北归的雁群。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季秋边朔苦,旅雁违霜雪。” 南朝 梁 沉约 《咏湖中雁》:“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迴翔。” 唐 张籍 《横吹曲辞·望行人》:“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 宋 贺铸 《登乌江柏子冈怀景仁》诗:“故人越 五岭 ,旅雁留 三湘 。好待春风暖,相随还北乡。”...
日出的意思:◎ 日出 rìchū[sunrise] 指太阳初升出地平线或最初看到的太阳的出现...
水上的意思:(1).水面上。《易·涣》:“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宏神道碑》:“月中生树,童子知言;水上浮瓜,青衿不戏。” 唐 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诗:“ 巴陵 一望 洞庭 秋,日见孤峯水上浮。”(2).犹水边。《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 开壁击之,大战良久。於是 信 、 张耳 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 洞庭 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3).旧时谓妓女开始接客。《史林残花》:“妓女始荐寝曰...
同旅的意思:同伙;同伴。《晋书·戴若思传》:“﹝ 若思 ﹞遇 陆机 赴 洛 ,船装甚盛,遂与其徒掠之。 若思 登岸,据胡牀,指麾同旅,皆得其宜。” 唐 李白 有《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诗。...
溪水的意思:指从山里流出来的水流。《三国志·吴志·朱桓传》:“城外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广三十餘丈,深者八九尺,浅者半之,诸军勒兵渡去, 桓 自断后。” 唐 王建 《赠华州郑大夫》诗:“ 少华 山云当驛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丁玲 《梦珂》:“从山顶流下许多条溪水,又清,又亮,又甜。”...
昔时的意思:◎ 昔时 xīshí[in former times] 往日...
宵柝的意思:巡夜的梆声。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復鸡人报晓筹。”《宋史·乐志十六》:“中兴大业,巍巍稽古成功。事去孤鸿,忍听宵柝晨钟。”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我国家重熙累洽之餘,固已宵柝不惊,边烽无警。”...
雪车的意思:◎ 雪车 xuěchē[sledge;toboggon] 雪橇( xuěqiāo)...
野市的意思:乡村集市。 唐 耿湋 《登锺山馆》诗:“野市鱼盐隘,江村竹苇深。” 宋 苏轼 《初发嘉州》诗:“野市有禪客,钓臺寻暮烟。”...
一饭的意思:(1).一餐饭。《公羊传·昭公十九年》:“ 乐正子春 之视疾也,復加一饭则脱然愈,復损一饭则脱然愈。”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五:“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2).以喻微小的利益或恩惠。 宋 叶适 《周君南仲墓志铭》:“常以世道兴废为己重负,一饭不顾私,忧时如家,忧人如身。” 清 钱谦益 《张凤翼授文林郎制》:“其属城下邑父老子弟,皆 高帝 丰沛 故人之遗也,朕岂能一饭置之哉!”...
远戍的意思:(1).谓戍守边疆。 汉 蔡邕 《述行赋》:“勤诸侯之远戍兮,侈 申子 之美城。”《后汉书·庞参传》:“重之以大军,疲之以远戍,农功消於转运,资财竭於徵发。” 明 焦竑 《玉堂丛语·企羡》:“尔乡 刘司马 远戍西鄙,今安否?”(2).边境的军营、城堡。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七:“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明 冯梦龙 《精忠旗·狱中哭啼》:“试看那远戍埋云,惨惨昏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