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龟潭文上人二首(其二)
宋 · 孙觌
扫石风生坐,披云雨湿衣。
飘飘一蝉脱,猎猎两凫飞。
伏槛观鱼乐,钩帘待燕归。
疏钟何处寺,出谷自依依。
飘飘一蝉脱,猎猎两凫飞。
伏槛观鱼乐,钩帘待燕归。
疏钟何处寺,出谷自依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孙觌在自然中的静谧体验与深刻感悟。首句“扫石风生坐”,以简练之笔勾勒出清风拂过石面,带来凉爽与宁静的画面,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坐在石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接着,“披云雨湿衣”一句,通过雨水打湿衣物的细节,不仅展现了天气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不畏风雨,坚持探索自然的精神。
“飘飘一蝉脱,猎猎两凫飞”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动态的描绘,展现了蝉从束缚中解脱,自由飞翔的景象,以及两只野鸭在空中翱翔的姿态,寓意着生命的自由与活力。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画面,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
“伏槛观鱼乐,钩帘待燕归”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互动。他坐在栏杆旁,欣赏着水中游动的鱼儿,享受着这份宁静的乐趣;同时,他期待着燕子归来,似乎在等待着某种心灵的呼应或启示。这种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疏钟何处寺,出谷自依依”两句,以钟声为线索,引出了对远方寺庙的遐想。钟声悠扬,似乎来自山谷深处的寺院,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神秘与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对钟声的描写,表达了对精神家园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生命自由、心灵平静的深切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