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过洪水部
明 · 梁宪
乾坤何处着閒人,松菊归来日转亲。
投刺尚馀方外友,著书赢得自由身。
寻常志士能轻世,岂有高贤不奈贫。
只恐东山时望切,未容泉石久沈沦。
投刺尚馀方外友,著书赢得自由身。
寻常志士能轻世,岂有高贤不奈贫。
只恐东山时望切,未容泉石久沈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世俗功利的超脱。首句“乾坤何处着閒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和位置的反思,似乎在问世间何处能找到真正的闲逸之士。接着,“松菊归来日转亲”则通过自然意象,暗示了诗人回归自然后与松菊之间情感的加深,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投刺尚馀方外友,著书赢得自由身”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他虽有访客,但这些来访者多是“方外友”,即超脱世俗之人,这表明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著书赢得自由身”则说明了诗人通过写作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体现了他对知识和精神创造的热爱。
“寻常志士能轻世,岂有高贤不奈贫”这两句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理解。他认为,即使是普通的志士也能看淡世事,而真正的高贤并不惧怕贫困,这反映了诗人对道德品质的重视,以及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辩证思考。
最后,“只恐东山时望切,未容泉石久沈沦”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与担忧。他担心自己对山林的向往过于强烈,以至于无法在尘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既是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也是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深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