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画苑
能事不促迫,快手多粗疏。
君看荷苇槲叶扇,崔家仲叔三人俱。
扫除事物费岁月,收定神气忘形躯。
恍然有得夺天巧,衰颜生态能相如。
市师信手无赢馀,一日画出东封图。
眼前百口怪神速,背后千指争邪?。
君家画苑倾东都,锦囊玉轴行盈车。
补完破碎收亡逋,欲得不计有与无。
问君此病何当祛,君言无事聊自娱。
世间何事非迷途,挟策未必贤樗蒲。
苑中最爱文与苏,情亲不独生同闾。
自谓知子谁如余,叔也不痴回不愚。
怜君用意常勤劬,挥毫洒墨填空虚。
风梢雨叶出新意,老树僵立何年枯。
我生百事不留意,外物不足烦驱除。
翰墨才能记名字,模临写貌无工夫。
见溺不救危不扶,独无一物充庖厨。
看君发漆颜丹朱,意气健如生马驹。
逢人不信六十馀,郁然一茎无白须。
吕翁落寞起钓屠,南山四老东宫须。
人生晚达有如此,应笑虞翻早著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卒行:行走。草书:草率的字迹。
促迫:急躁。
粗疏:粗糙。
荷苇槲叶扇:以荷苇槲叶制成的扇子。
崔家仲叔三人俱:崔家的仲叔三人技艺高超。
神气:精神。
形躯:身体。
夺天巧:超越自然的巧思。
市师:画师。
东封图:描绘东方边界的画。
怪神速:惊叹其速度。
争邪:质疑。
画苑:画院。
锦囊玉轴:珍贵的画卷。
亡逋:遗失的事物。
有与无:得失。
祛:去除。
聊自娱:姑且自寻乐趣。
迷途:迷失的道路。
贤樗蒲:高明的策略。
文与苏:文人苏轼。
独生同闾:仅因邻里关系亲近。
知子:了解你。
回不愚:既不痴也不愚。
勤劬:勤奋。
挥毫洒墨:作画。
风梢雨叶:风雨中的枝叶。
僵立:呆立。
百事不留意:对世事漠不关心。
翰墨:书法。
工夫:时间。
见溺不救:见死不救。
危不扶:不扶助危难。
发漆颜丹朱:黑发红颜。
生马驹:生机勃勃。
六十馀:超过六十岁。
郁然:茂盛。
吕翁:吕姓老人。
南山四老:四位老者。
虞翻:历史人物。
早著书:过早著书。
翻译
走动没有优雅的步伐,事务繁忙字迹也潦草。做事不急躁,快速的手艺却粗糙。
你看那荷苇槲叶扇,崔家仲叔三人技艺精湛。
整理世事耗尽岁月,静心凝神忘却形体。
忽然领悟到超越自然的巧思,虽容颜衰老,精神状态却如故。
画师随手之作无多余,一日间绘出东封图。
众人惊叹他的速度,背后却有人质疑。
你的画苑在东都闻名,满载锦囊玉轴的车子。
修补残缺,收集遗失,不计得失。
问何时能去除这病痛,你说闲来无事就自寻乐趣。
世间万物皆有迷失之时,握有策略并不一定高明。
在园中我最爱文与苏,情感亲近并非仅因邻里。
自认为无人比我对你的了解更深,叔侄之间你既不痴也不愚。
怜惜你用心勤奋作画,笔墨填充了空虚。
风吹雨打中显现出新意,老树僵立不知何时枯萎。
我对此世事漠不关心,外界琐事无需烦扰。
只能通过文字留下姓名,临摹描绘已无暇顾及。
面对困境不施援手,家中无物可充饥。
看你黑发红颜,精神焕发如马驹。
别人不信你已过六十,满头乌发无一丝白。
吕翁落魄后成为渔夫,南山四老的胡须曾为宫廷装饰。
晚年成就如此,应笑虞翻过早著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石氏画苑》,通过对石氏画苑的描绘,赞美了画家的技艺高超和创作热情。首句“卒行无好步,事忙不草书”以行走和写字的状态比喻画家创作时的专注,即使忙碌也力求精细。接着,诗人提到荷苇槲叶扇上的画作,崔家仲叔三人技艺出众,作品生动传神。
诗人感叹画苑中的作品丰富多样,凝聚了艺术家的心血和岁月,“扫除事物费岁月,收定神气忘形躯”,展现了创作的艰辛和投入。画家的技艺仿佛超越自然,连衰老的容颜也能在画中重现。“市师信手无赢馀,一日画出东封图”描绘了画家的快速和精湛,令人惊叹。
然而,诗人也提醒,尽管技艺高超,但世间并非只有绘画才是智慧,持策谋略也是一种才能。他对石氏的深情厚谊溢于言表,认为自己对他的了解无人能及。诗人自谦没有时间去临摹学习,但欣赏石氏的才华和精神风貌。
最后,诗人以吕翁和南山四老为例,赞扬石氏虽晚年才达到艺术高峰,但仍保持活力,与虞翻早年著书形成对比。整首诗赞美了石氏的画艺和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