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道夫
宋 · 吴可
乱后时通问,飘流尚此身。
干戈伤白发,桃李自青春。
故国田畴远,殊方盗贼频。
知君怀老伴,诗酒慰情亲。
干戈伤白发,桃李自青春。
故国田畴远,殊方盗贼频。
知君怀老伴,诗酒慰情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乱后:战乱之后。时通问:偶尔通信。
飘流:漂泊。
尚:仍然。
此身:自己。
干戈:战争。
伤:使...受伤。
白发:白发。
桃李:比喻年轻人。
青春:生机勃勃。
故国:故乡。
田畴:田野。
远:遥远。
殊方:异乡。
盗贼:强盗。
频:频繁。
知:知道。
君:你。
怀:怀念。
老伴:老伴。
诗酒:诗与酒。
慰情亲:慰藉深情。
翻译
战乱之后偶尔通信,我漂泊在外身体孤零。战争使我早生华发,而家乡的桃李正春风得意。
故乡的田地遥不可及,异乡的盗贼却频繁侵扰。
我知道你怀念老伴,诗酒相陪以慰藉深情。
鉴赏
这首词作于北宋时期,由词人吴可所创。诗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忧愁和无奈的情感。"乱后时通问,飘流尚此身"表达了作者在战乱之后依然四处漂泊、流离失所的遭遇,同时也反映出时代动荡不安的现实。"干戈伤白发,桃李自青春"则是对年华易逝和时光无情的一种感慨,"干戈"即战争带来的创伤,"桃李"常指隐喻生命之美好,如今却只能在记忆中寻觅往昔。
接下来的两句"故国田畴远,殊方盗贼频"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无奈与哀愁。"故国田畴远"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而那遥远的地方却因为战乱而无法回去;"殊方盗贼频"则揭示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盗匪横行的危险局势。
最后两句"知君怀老伴,诗酒慰情亲"透露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在这个充满不确定和危险的时代里,只有通过写诗饮酒来慰藉那份难以忘怀的情感。这里所说的"老伴"很可能是指与作者共度时光、共同经历风雨的人,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友情。
整首词通过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反思,展现了一个才子在动荡时代中无法逃脱悲剧命运的无奈,以及他对于朋友、家国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