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织女虫赏析

织女虫

宋 · 黄大受
灏气逼星河,佳期匝眼过。
草间闻织急,天上想寒多。
烛里颦挑锦,边头冷枕戈。
终宵弄机杼,柰此月明何。

拼音版原文

hàoxīngjiāyǎnguò

cǎojiānwénzhītiānshàngxiǎnghánduō

zhúpíntiāojǐnbiāntóulěngzhěn

zhōngxiāonòngzhùnàiyuèmíng

注释

灏气:形容清朗的天空之气。
逼星河:迫近银河,形容景象壮丽。
佳期:美好的时刻。
匝眼过: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草间:野外或草丛中。
织急:纺织动作急促。
天上想寒多:想象天上寒冷更多,可能暗指远方征战的士兵。
烛里颦挑锦:在烛光下皱眉纺织。
边头:边境地区。
冷枕戈:以冰冷的武器为枕头,形容战事紧张。
终宵:整夜。
月明:明亮的月光。

翻译

浩渺的清气逼近星空,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
在草丛中听到纺织声急促,想象着天上的寒冷更多。
烛光下眉头紧锁,她在织锦,边疆战士却枕戈待旦。
整夜忙碌纺织,面对明亮的月光又能如何呢。

鉴赏

这首宋诗《织女虫》是黄大受所作,描绘了织女在银河边纺织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首句“灏气逼星河”以浩渺的天象开篇,暗示织女身处广袤的宇宙之中。接着,“佳期匝眼过”表达了时光匆匆,转瞬即逝之意,织女忙碌的时节悄然而逝。

“草间闻织急”进一步描绘了织女在人间的劳作,通过草丛中的声音展现了她的勤奋。诗人想象“天上想寒多”,暗示织女在高远的天宫中或许也感到了寒冷和孤独。接下来,“烛里颦挑锦”描绘了她在烛光下专注纺织的神情,眉头微蹙,全神贯注。

“边头冷枕戈”则将视角转向边疆,暗示织女可能在思念远方的亲人,心中充满忧虑。最后一句“终宵弄机杼,柰此月明何”直抒胸臆,织女彻夜纺织,面对明亮的月光,表达了她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牵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织女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既有神话的神秘感,又蕴含着人间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织女勤劳与思亲之情的深深同情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