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口占(其二)
宋 · 喻良能
空山古寺里,斋宿值冬晴。
尘嚣一何寂,心境两俱清。
砌月晓霜色,松风夜籁鸣。
语阑人未寝,孤馆伴灯青。
尘嚣一何寂,心境两俱清。
砌月晓霜色,松风夜籁鸣。
语阑人未寝,孤馆伴灯青。
注释
空山:指人烟稀少、环境宁静的山。古寺:古老的寺庙。
斋宿:在寺庙中斋戒住宿。
值:正值。
冬晴:冬季的晴朗天气。
尘嚣:世俗的喧闹声。
寂:寂静。
心境:心情或心境。
俱:都。
砌月:台阶上的月亮。
晓霜:早晨的霜。
松风:松树间的风。
籁鸣:自然的声音。
语阑:谈话结束。
人未寝:人们尚未入睡。
孤馆:孤独的馆舍。
灯青:青色的灯光。
翻译
在空旷的山中古寺里,我住宿度过冬日晴天。世俗的喧嚣多么寂静,我的内心也变得清澈无杂念。
清晨的月光洒在台阶上,带着霜色,夜晚松林中的风吹过,带来阵阵声响。
交谈完毕后人们还未入睡,我独在孤寂的馆舍中,只有青灯相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空山古寺中的宁静夜晚,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晴空下的独特意境。"空山古寺里,斋宿值冬晴",开篇点明地点和时令,寺庙的寂静与冬日的晴朗形成鲜明对比。"尘嚣一何寂",进一步强调了远离尘世喧嚣的静谧,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清净。
"心境两俱清",直接表达了诗人此时心境的清澈,与环境相得益彰。"砌月晓霜色",通过描绘晓月和霜白的台阶,渲染出一种冷寂而清冷的氛围。"松风夜籁鸣",以松风的自然声响衬托深夜的静谧,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
最后两句"语阑人未寝,孤馆伴灯青",写诗人与僧侣交谈完毕后,独自在灯火下难以入睡,流露出淡淡的孤寂感,但这种孤寂并未破坏整体的宁静,反而增添了诗的深沉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冬夜山寺的静谧画卷,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深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