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乡书二首(其二)
明 · 释函可
片纸来天外,封题自广州。
开函不敢读,一字一生愁。
开函不敢读,一字一生愁。
鉴赏
这首诗名为《接乡书二首(其二)》,是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接到远方家乡来信时的复杂心情,充满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家人的深深挂念。
“片纸来天外”,开篇即以“片纸”与“天外”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表现了书信从遥远的家乡寄来的情景,仿佛是从天际飘来的微小纸片,却承载着家人深深的牵挂和问候。这一句既突出了书信的珍贵,也暗示了诗人与家乡相隔之远,思念之情难以言表。
“封题自广州”,进一步点明书信的来源,广州作为当时重要的港口城市,意味着这封信经历了漫长的海上旅程,穿越了千山万水,才抵达诗人手中。这里的“自广州”不仅指出了书信的起始地点,也暗含了诗人对家乡遥远距离的感慨。
“开函不敢读”,在收到如此珍贵的书信后,诗人却迟迟不敢打开阅读。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诗人面对家书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渴望了解家中的近况,又害怕得知家中可能发生的不幸或变化,因此犹豫不决。这一细节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家人的深切关怀和对未知消息的恐惧。
“一字一生愁”,最终,诗人还是鼓起勇气拆开了信封。然而,每读到一个字,都让他的心中生出无尽的忧愁。这句话将诗人读信时的情绪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现状的担忧和对自身无法直接参与家庭生活的遗憾。通过“一字一生愁”的描述,诗人的情感被推向极致,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沉重与痛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接收到家乡书信时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家人的思念,也有对未知消息的恐惧,以及对自身无法直接参与家庭生活的无奈。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而真实,让人感同身受,不禁为诗人的境遇而动容。